抗战歌曲与现代黄河形象建构

——以歌词为中心的考察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我国,黄河具有超越自然属性凝聚民族精神的符号意义,黄河的象征性文化意涵是从近代开始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发生结构性震荡,“民族”“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国家”等概念被提出与传播,“黄河”在此背景下登上文化舞台,开始具有民族、国家等象征意义。近代学堂乐歌中首次将黄河与民族、国家相联系,由杨度作词的《黄河》奠定了现代黄河形象的基础,曾志忞将其谱曲收录于《教育唱歌集》,《黄河》也随着学堂乐歌、梁启超《新民丛报》的传颂与推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黄河的文化意义不断得到书写与丰富。(剩余1483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