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的延安想象与诗性表达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抗战时期,身在国统区的郭沫若在与延安方面的工作沟通、书信往来、诗词寄情、物质捐赠、文艺创作中完成对革命“延安”理想空间的想象与建构,成为“革命人”郭沫若主观建构延安形象与理想空间的形式表征。“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圣地情结成为郭沫若从事抗日救亡工作的心理情感基础与现实动力来源。(剩余956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