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山区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探讨

——以普定县鸡场坡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关键词] 农业光伏电站;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碳汇;山区;贵州省

[摘 要] 在全球碳中和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储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必争高地。贵州省大力发展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推出了“光伏+农业”模式,逐渐打造出绿色能源技术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以普定县鸡场坡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为例,对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土壤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及配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项目建设对地表植被和原地貌破坏大,光伏设备安装后影响原地貌保水保土功能,迹地恢复面积大、范围广、难度高;②经预测,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总量为2 297.54 t,其中新增土壤流失量1 276.53 t,光伏阵列区新增量最多,为1 145.10 t,占总新增量的89.70%,光伏阵列区是项目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③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时,要强化“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理念、加强表土综合利用规划、注重项目施工管理、以生态为主,分区施策,因地制宜;④做好山区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既可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又可促进当地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共进、融合发展。(剩余517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