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清末民国时期下辽河平原水环境状况考察(1840—1930年)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下辽河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沼泽广布的区域,清末民国时期随着该地区开发的迅猛展开,水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从清末民国时期下辽河平原各县区的河流、湖泊、沼泽湿地情况来看,尽管该区域的沼泽湿地面积与清中期以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减退,但其水环境状况依然极为复杂。从主要水系的河道变迁情况来看,在减河形成前,广宁以东羊肠河、绕阳河、柳河等主要河流,均需汇流至三汊河附近而后南下经牛庄至白庙子附近入海;在减河形成之后,这些河流均为其所截西流,均需汇流至三汊河附近至盘锦湾或循杜家台附近入海,或至双台子河入海,双台子河逐渐成为辽河入海的主河道,大凌河河道不断东迁汇入盘锦湾。(剩余12363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