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院是如何应对内卷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所谓内卷,简言之,就是过度的竞争造成了无谓的消耗。古代书院士子的内卷,主要来自科举考试的压力,正所谓“书院与科举是一对难兄难弟”。清代戴钧衡《桐乡书院四议》有言:“自科举之法行,人期速效。十五而不应试,父兄以为不才;二十而不与胶庠,乡里得而贱之。”本来,多大岁数应考、进学,乃至中举人、成进士,并无明确规定,早一些晚一些皆可。(剩余384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