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的诗
春
数不清的鸟儿在荡秋千
整个春天起起伏伏
苏醒是这个时候的主调
可睡意,仍昏沉附着于我
季节向来千篇一律
这很难,向贫乏的生活讨要充实
纯真的人常说,满怀感动
就容易摆渡日子的清苦
于是我看向梨花
那于阳光之下撒下的冬日旧雪
一片片地飘落,轻吻着地面
恍如分离的两人,又与彼此在这一世重逢
在这明媚之际
看向远山的人闭眼
渐渐变为鸣叫中的一声
并将琐碎杂叶般的心绪
投埋入山谷
认证
街上穿过的人,如云般飘走
我变成一滴雨水,漫无目的地寻找
在每种降落中,重新认识一种身份
摒弃诗人的帽子,我又是新的
茕茕孑立回到人群,我想起了
碾成干枯标本的紫色喇叭,在地上
被徒劳地赘述,不是怀旧
只是为了一遍又一遍地记得:
那些爱过的文字,面对月亮山河说过的话语
青烟如迷纱,下垂到眼瞳里长满流星的漆黑夜空
似乎已经遮蔽了一切,可我
不语誓言,只有一厢情愿地去信
美好稍纵即逝,回想即是永久
可又有那么多伤痛和不甘,泪水在这世上
会汇集成多少大江大河,那澎湃的千万滴
又有多少悲鸣的灵魂在呜咽,在狂笑中阵亡
雷电交加时,更加汹涌的是岸上观望的后来者
我也曾,在漫无归期的路上找到安心的住所
如雀儿抱着枯枝,睡在下着大雪的冬天
究竟还有多少美,能够再次于世间书写
重复认证是种徒劳
反刍的人,衡量着一切莫须有的意义
涨潮
夜晚,泪水和黑暗一起降临
我闭上深深凹陷的眼睛
感觉身体也在渐渐下沉
思想在逆转,词语在突袭
此刻注定不平凡,可我早已三缄其口
面对未知数,尽量摊开自己
把情绪和日子都晾晒在灯塔下,即使
这美好的金色似乎已离生命的主调很远
有人仍旧执着于一场潮水的上涌
仿佛洋溢迷雾的森林,鸥鹭们都睡着了
唯有波浪还在猛烈地翻滚
光环停顿时,思想的枷锁被一下撬开
我并不想当诗人,却是多愁善感者
在这夜晚的灯下,唯有风托起无数树叶
哑黄色里,狂想的灵魂在抱团取暖
或许只有它们,能理解潮涨的惆怅
静默一场
就这样,静静地坐着
偶尔回头,看见床上那对黑洞般的眼睛
长年与电视、报纸相互注视
孤僻的暮年并不喜欢与人言辞
他缩回孩子般的瘦小
多年来沉默代替了一切
昏黄的灯泡不能点明
盈满胸膛不能言及的爱
光影无声,人能自知?
指针跋涉时,漆黑的夜是永久的
三两行人,在小路脚步匆匆
奔赴于下场未知的苦难与心痛
银手镯
外婆给我的,在一个飘着雨丝
潮湿而闷热的下午,她一瘸一拐
带着脚上长年未愈的痼疾
我想象打着两条粗辫子的外婆
也曾经那么年轻
阳光落在睫毛上,长出一片郁葱森林
双手晶莹如雪,照亮面颊的酡红
抚摸着银光纯洁
回忆那些相似的向阳青春
陈媛,2000年生,湖北诗人,曾获湖北省“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特等奖,两次一等奖,获评“分享·尚5g杯”校园十大诗人,参加第十五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剩余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