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本体性与世界的部分复魅

——《大湖消息》的生态美学阐释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内容提要:沈念在《大湖消息》中以丰富的生命细节逼真地再现了洞庭湖区飞鸟、江豚、麋鹿的形貌、习性、生命样态以及湖区的地形、气候、历史、文化,又以一种整体性的视野克服了“地方性经验”可能存在的理性缺失,使整部作品既具有生命的质感又兼具思想的穿透力,从而为当下生态散文的写作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本真性 复魅 自然神性

在《大湖消息》的开篇,沈念穿过历史的雾霭,追溯了洞庭湖区在《水经·湘水注》《洞庭湖志》《舆图》等古代典籍中的记载,并由该区历史上所遭受的“洪水之灾”与当地百姓所开展的“围湖造田”运动之间的拉锯战,展开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拷问,而这也正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所有对社会学意义上的生态危机和存在论意义上的人的诗意的栖居有强烈敏感性的知识分子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命题。(剩余1053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