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主体与身份承担

——论《经山海》中吴小蒿下乡的动力与意义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内容提要:《经山海》中吴小蒿对不同成长阶段的跨越是通过空间转换才得以发生,不同的空间场所意味着对女性出路的不同回答与反思。这一过程不仅渗透着吴小蒿解放自身并整合进公共空间的努力,也展示着对公共空间结构性质与含纳范围的思考。作为一种异质的公共空间结构,“历史上的今天”在非线性时间体验中塑造了平铺的空间网络,对西方现代性概念下的线性时间观进行反拨,从而塑造了主流与边缘、多数与少数的多元共生。(剩余17470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