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奇幻揭秘

——《西游记》导读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人物形象

1.唐僧(师父)

[人物

辨识 相貌特征:相貌轩昂、丰姿英伟

法器:九环锡杖

宝物:锦襕袈裟 称号

变化 金蝉子(做佛祖座下弟子时的法号)→江流(金山寺法明和尚所取)→玄奘(十八岁受戒所得法名)→唐僧(唐太宗所封,“御弟圣僧”)→三藏(唐太宗所赐法号)→旃檀功德佛(佛祖册封) 人物

评价 正面: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四圣试禅心、唐长老不贪富贵)、慈悲善良

反面:偶有迂腐、是非不分(三打白骨精) ]

2.孙悟空(大师兄)

[人物

辨识 相貌特征:毛脸雷公嘴、孤拐面、头戴金箍、一身黄毛

武器:如意金箍棒

技能: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等 称号

变化 石猴(出生时)→美猴王(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群猴称之为“美猴王”)→孙悟空(学艺时菩提祖师所取)→弼马温(天界所封官职)→齐天大圣(自封,天庭被迫承认)→孙行者(唐僧所取)→斗战胜佛(佛祖册封) 人物

评价 正面:爱憎分明、勇敢机智(三调芭蕉扇)、疾恶如仇(三打白骨精)、英勇无畏、忠诚不二、敢于反抗压迫,充满斗争精神

反面:脾气暴躁、鲁莽冲动(大闹五庄观)、好胜心强,喜欢“戴高帽”(在借芭蕉扇时因受牛魔王变成的八戒恭维而失去真扇)、喜欢搞恶作剧(在取经路上常捉弄八戒) “三性”分析 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好动的习性

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

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 形象

意义 寄托了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反抗邪恶势力和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斗争意识 ]

3.猪八戒(二师兄)

[人物

辨识 相貌特征:猪头人身、黑脸短毛、长嘴大耳、身粗肚大、呆头呆脑

武器:九齿钉钯 技能:三十六变 称号

变化 天蓬元帅(在天宫掌管天河兵马的官职)→猪刚鬣(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猪悟能(菩萨给其摩顶受戒起的法名)→猪八戒(为让其戒五荤三厌,唐僧起的别名)→净坛使者(佛祖册封) 人物

评价 正面:忠勇善良、憨厚纯朴、聪明机智(义激美猴王)、知错就改、勇猛不屈(大战流沙河),对敌人不屈服,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反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贪婪自私、爱搬弄是非(取经路上常因八戒的挑拨让悟空受气)、爱占小便宜、爱说谎、贪恋女色(高老庄招亲、四圣试禅心中八戒因凡心未改,贪恋女色,而被吊在树上) “三性”

分析 动物性:嘴脸与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

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

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嚷嚷要“散伙”等 形象

意义 对现实中小生产者落后意识的善意批评 ]

4.沙僧(三师弟)

[人物

辨识 相貌特征:红焰发、不黑不青蓝靛脸、脖戴九个骷髅

武器:降妖宝杖 称号

变化 卷帘大将(在天庭时的官职)→沙悟净(观音点化后所赐法号)→沙僧(唐僧见他落发后的模样颇有和尚之风,因此给他取了别名“沙和尚”,简称“沙僧”)→金身罗汉(佛祖册封) 人物

评价 正面:忠厚诚恳、意志坚定、任劳任怨(取经路上负责挑担)、正直无私、忠心不二(真沙僧怒打假悟净)

反面:缺乏主见、逆来顺受 ]

内容简介

《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该书深刻曲折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剩余266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