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感觉派小说的超越与创新论刘以鬯的都市小说

——以《达洛维夫人》和《简·萨默斯日记》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2881(2025)19-0096-05

20世纪30年代,上海作为国内现代化大都市,经济迅速发展,中西文化不断互融,消费主义盛行。以穆时英、施蛰存、刘呐鸥为代表的中国新感觉派出现并逐渐流行,他们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运用新式的现代手法,将上海作为都市符号,描写都市场景与生活,呈现出现代主义的写作风格。(剩余6635字)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