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宿迁地区水灾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宿迁地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处于淮河流域下游,属于沂、沭堆积平原,地表平坦,地势低洼,河流密布。1855年黄河北徙,结束了夺泗夺淮的局面。从此,以废黄河故道为分水岭,把淮河流域分成淮河水系与沂、沭、泗水系。[1]81受季风气候影响,宿迁地区降雨多集中于夏秋两季,且时有连续强降雨天气,在淮河水系与沂、沭、泗水系及废黄河水系交互影响、叠加作用下,民国时期易发生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众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被称为“洪水走廊”。(剩余695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