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传输机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为了设计新型高性能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olid polymerelectrolytes,SPEs),深入探讨锂离子在SPEs中的传输机制是核心科学问题,可以在根本上实现高性能 SPEs的理性设计。【研究现状】分析阿伦尼乌斯模型、Vogel-Tammam-Fulcher(VTF)模型和Wiliam-Landel-Ferry(WLF)模型等经典离子传输理论模型的特征及其适用范围;重点阐述近年来利用先进光谱技术(如红外光谱、太赫兹光谱等)在实时观测锂离子传输过程中配位环境动态变化方面取得的实验进展;综述分子动力学(moleculardynamics,MD)模拟中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及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剩余34158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