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更吸引我?

——专访澳大利亚汉学家薄国强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是一个经典而久远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曾在小品文《马克思进文庙》中,以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场马克思与孔夫子跨越时空的对话,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脉渊源中流淌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东西方传统价值观有何异同?为什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更吸引我?近日,澳大利亚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兼职教授薄国强(Roland Boer)接受了本刊专访,讲述了自身在华经历,并解答了上述问题。(剩余465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