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跨国保护的演进:现实需求、局限与中国回应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法定的知识产权客体,地理标志是自然资源禀赋、人文传统与集体劳动的凝聚,其价值生成模式超越个体智力创造模式,呈现“集体性”“地域性”“文化性”的三重特征。当前,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事业稳定上升:2024年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我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523个,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385件;2023年度,我国地理标志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实现四连增;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123个。(剩余18310字)

试读结束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