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网络情绪为何极化?

——基于30个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要加强疫情防控,更要稳定公众情绪,尤其要防范网络情绪极化诱发的次生灾害。选取“知微事见”网络平台的30个典型案例,基于事件属性、传播属性和政府回应三个分析维度,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求网络情绪极化的发生条件及组合情况。研究发现,“非正式传播渠道”“媒体报道的倾向性”是导致网络情绪极化的必要条件,“意见领袖参与”是网络情绪极化的充分条件,“政府回应质量”是网络情绪极化的关键;网络情绪演化存在“指向公权力-隐瞒思维”、“指向公众-媒介主导”和“指向公众-回应不力”三种极化逻辑与模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网络事件属性发挥基础作用,其传播属性较于前者的作用更大,政府回应方式与事件的传播属性相结合影响回应的效果,从而影响网络情绪的演进方向。(剩余12692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