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声学技术的长江上游重庆段鱼类资源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保护区”)重庆段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为“保护区”重庆段的管理与规划提供参考数据。2020—2021年运用Simrad EY60型回声探测仪对“保护区”重庆段4个季节的鱼类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季节鱼类平均目标强度为-49.4 dB(全长13.0 cm),且鱼类目标强度-60~-50 dB(全长4.9~12.4 cm)占比最大,平均占比为80.4%;4个季节的鱼类平均密度为10.6×10-3尾/m3,各季节之间的鱼类密度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水平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性;春、夏、秋、冬季的最大密度分别出现在西坝沱、塘河口、下渡口-古家沱和綦江口,具有较大鱼类密度分布的江段与历史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位置基本吻合;春季各水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中层水体的鱼类密度显著高于夏、秋、冬3个季节;夏季各水层鱼类密度从上层至底层逐渐递减,且上层水体的鱼类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秋、冬2个季节的底层鱼类密度均显著高于上、中层。(剩余1612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