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食堂到文化礼堂:杭州乡村公共空间变迁与现代化进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作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的杭州农村文化礼堂,其前身在最近70年间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的演变:20世纪50—7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公共食堂代表着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置换,其空间含义多在政治层面;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基层治理权放置乡村,新的经济形态更叠,曾经的公共食堂被用于厂房和电影院,空间含义偏重于经济层面;进入21世纪,完成资本积累的浙江乡村开始探求精神归属,文化礼堂在杭州首创,最后成为遍及全国的乡村公共空间样板。(剩余1580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