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疎野”观照的生态美学 对景写生中从“意象”到“意境”的笔墨转化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疎野”犹旷野、粗犷率真、洒脱由心,在古代的自然欣赏、诗画品鉴中均有使用。白居易《答裴相公乞鹤》诗:“不知疎野性,解爱凤池无。”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疎野》和《典雅》《洗练》《悲慨》共四品列于第三章论述,其内涵博大精深,是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属于我国生态美学中的审美范畴。生态美学视角的“疎野”具有多重意蕴,如复归自然生态的位置意识、亲近旷野山林的伦理取舍、遂物之性的道德实践与纯真朴实的审美取向。(剩余311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