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的芷江白蜡虫病原菌研究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为了明晰引起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白蜡虫发病的主要原因及病原种类,利用分离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分别从芷江李家界、胡家头、田家溪和杨家村采集的6份罹病白蜡虫样本(5份雄虫、1份雌虫)进行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胡家头、田家溪、杨家村的4份雄虫样本在真菌群落结构上高度相似,其优势病原菌均为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丰度达94%以上,分离率28.12%),而采集于李家界的雄虫样本真菌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和组成也明显不同于以上4份雄虫样本(P<0.05),主要病原菌为六出花链格孢(Alternaria alstroemeriae)(分离率7.76%)和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分离率9.75%)。(剩余2385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