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B型钠尿肽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探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B型钠尿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并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心力衰竭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贺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6个月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合并组(33例)和未合并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及血清CRP、PCT、BNP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RP、PCT、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CRP、PCT、BN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的诊断价值。(剩余547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