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确权确收益”:实践探索、理论逻辑与实施对策
摘要:研究目的:农村土地“确权确收益”作为基层在适应农业生产关系变迁过程中自主探索出的一种产权界定方式,其理论逻辑和运行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文旨在考察“确权确收益”的实践做法与现实需求,探讨其理论逻辑及运行机制,讨论其潜在风险和对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研究结果:“确权确收益”不局限于农地产权界定层面的制度安排,而从产权界定扩展至产权实施,降低了产权界定成本,提高了土地确权效率;在此过程中,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与权能分离同时发生,通过经营权的汇集流转,农地流转交易成本明显降低,有利于农地集中规模经营;成员集体授权机制赋予了村集体更大的处分权,使其在流转中的作用得以发挥,为有效落实集体所有提供了支点;“确权确收益”存在不确权到地块的产权残缺,存在集体流转或统一经营下的收益风险。(剩余1307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