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城市艺术“多元共存”现象研究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拥有“枕江滨海”的自然地理条件、“五埠通商”的历史条件、“东西交汇”的文化条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中心,显示出了它的独特性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在近代的上海城市中,各种流派艺术涌现并有所发展,呈现出多元共存的艺术现象。此种日益走向理性、现实的都市视觉文化,掀起了一场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全中国的艺术新运动,商业美术、国画复兴、现代绘画运动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艺术等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出现在近代中国画坛。(剩余10960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