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琴和箫》到《芦花荡》

——探究孙犁延安时期创作风格的形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的文学创作诠释了淡雅、多姿的诗意之美,明确了孙犁对一个时代巨变的激情参与和诗意领会,从短篇小说《琴和箫》的感伤气质到《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芦花荡》《荷花淀》的战争诗意风格的成熟,从一次次的改写过程中,文本的基调由哀伤渐变为清新。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阶级立场的特定语境促使孙犁形成这种写作风格,以此为切口,可以窥探到孙犁抗日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及其所留下的独特印迹,从而对延安时期的部分“改造”问题有更客观的视角和体会。(剩余327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