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阴论画》品评观念中的“能品”新解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能品”的嬗变

自张怀瓘《书断》《画断》中以“神、妙、能”三品定艺术家之高下始,在此品评论著中,“能格”“能品”等标准成为通常的用法。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中关于“能品”有着明确的标准:“其余众手,皆有所能,不可具载,并称能品也。”“众手”指创作者,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具有某些特点、能力,“能品”地位相对较低,并无开创性,在遵守画法的基础上做到形似即可,如评王定为“能品”上:“生图像菩萨、高僧、士女,皆冠于当代。(剩余493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