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压不飙升,生活更轻松
    自我管理定期监测血压:血压异常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评估。
    赵琳
  • 数字疗法用于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评估
    目前也缺乏血压异常值预警处理的研究证据,笔者的研究发现数字疗法可降低血压异常升高的风险,即使对参与度低的患者也同样适用。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不良结局。
    何霁云 赵丽明 刘凯
  • 某市某机械制造企业噪声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影响的研究
    引起血压异常和心电图异常的因素是复杂的,遗传、年龄、个体差异、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等因素均能导致血压异常和心电图异常。
    包丽琴 黄世文 杨静 陈雪冬 龙永美 梁恒秋 麦志丹
  • 分析亚高原地区人群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CHD组研究对象年龄≥50岁、有吸烟史、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血清Hcy水平≥15 μmol/L、LVEF<60%占比均高于健康组;年龄≥50岁、有吸烟史、血压异常
    徐磊 尹浩 黄飞 赵渊 和旭 何永福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异常检出率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各体检项目中,血压异常的检出率相对较高,有38.90%的调查对象自报在最近一次的年度体检中血压异常,36.11%的糖尿病老年人血压值异常,18.31%的一般老年人血压值异常
    李梦宇 连隽 廖子锐 昝子晴 刘璐 尤莉莉 刘远立
  • 低位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观察
    但微创组患者不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微创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异常率、心率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FT3、FT4及TSH
    唐仁梅
  • 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评受益率与服务满意度调查
    本研究发现,72.68%的患者首次发现血压异常是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非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次发现血压异常的患者,更可能认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其健康的帮助作用不大,并产生不满[11]。
    杨凌鹤 刘美岑 陈新月 廖子锐 昝子晴 连隽 杨思琪 张思琪 尤莉莉 刘远立
  • 《中国食品》 少儿患上“老年病”,食育教育须加强
    天津市2021年对7.2万名幼儿园大班儿童和9.1万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大班儿童血压异常检出率为14.4%,血脂异常检出率为7.4%;小学二年级学生血压异常检出率为15.3%
    王红峰
  • 高血压急性发作怎么办
    其中,高脂饮食会造成患者血脂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过量饮食会对胃部、心脏等脏器带来沉重负担,影响心脏功能,进而诱发诸多不良症状;饮酒,尤其是醉酒,不仅会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造成血压异常上升,还会反射性地引起冠脉痉挛
    张军
  • 科学用药,防高血压危象
    控制高血压危象,需从根源做起对于高血压危象,经处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追溯引起血压异常升高的诱因,予以解除或者规避,定期门诊随访,适时调整降压方案,加强综合管理,
    杨婧
  • 重症监护室更年期女性患者入住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结果显示昏迷、侵袭操作、使用广谱抗生素、血压异常、心率异常、呼吸功能异常、感染均是导致更年期女性ICU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孙婷婷 陈美红
  • 把握血压值稳住健康船
    定期自测血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此外,自测血压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的长期情况,制定更有效的治疗计划。
    单蓉 朱怡
  • 学会自救,减少高血压急症的伤害
    当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血压异常升高,怀疑高血压急症时,患者应停止活动并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患者应做到安静休息,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烦躁不安。
    文立
  • 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且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治疗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患者在长期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并且患者可能会因为处于环境密闭的透析室中,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异常
    罗丽清 张晓莹
  • 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
    尽可能戒烟,这是因为烟中尼古丁会造成血管痉挛,引起血压异常波动。同时,重视便秘的预防和处理,防止因排便时,用力过大导致血压升高。
    杨凤琴
  • “老年病”缘何袭向青少年
    幼儿园大班儿童肥胖检出率为11.1%,血压异常检出率14.4%,血脂异常检出率为7.4%,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1.5%;小学二年级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1.4%,血压异常检出率15.3%,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3.5%
    郭方方
  • “三要三不要”防治高血压
    有些导致血压异常的原因是不可控的,如年龄增长和遗传因素;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血压异常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等。
    付婷婷
  • 神经外科一把刀教你远离脑血管病
    高血压患者因为长期血压异常,使得大脑内部悄然出现了非常小的动脉瘤。如果血压进一步增高,或情绪激动时,小动脉瘤破裂会引起脑出血。
    叶云
  • 警惕脑血栓的6大前兆
    2.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毫米汞柱以上和血压突然降至80/50 毫米汞柱以下,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
    陈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湿蕴脾型老年代谢综合征42例临床观察
    治疗后,两组血压异常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压异常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吕文琦 陈艳 谢云志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