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降低辐射风险
    (3)急性放射病:在短时间内接触高剂量辐射如核事故等,可导致急性放射病,表现为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邢万平
  • 正确认识辐射,做好科学防护
    皮肤损伤方面,可出现水疱、溃疡、红斑、脱毛等异常表现,严重的可能引起皮肤功能障碍;急性放射病方面,辐射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产生影响,轻者出现浑身乏力、恶心呕吐等表现,严重的可伴有出血、骨髓抑制
    汤永刚 党露 张良
  • 基于电阻释光检测方法的辐射应急剂量评估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100 s 内获得有效辐射诱发信号,检测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较为简单;该方法在较宽的剂量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响应,能够覆盖急性放射病诊断需求,且在时间衰减校准的基础上,具有较长的有效时间
    马蕾 纪云龙 王易龙 陈淑年 宁静 郭俊旺
  • 藏在血常规里的“秘密”
    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见于急性和慢性炎症、急性大失血、急性溶血、肿瘤、脾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降低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
    刘子晖
  • 带您认识生活中的辐射
    长时间或高剂量的核辐射暴露可能导致急性放射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皮肤红肿等。
    路凌怡 倪蓉
  • 为什么去医院检查必须“验血”
    指标低于正常水平,说明患者可能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脾功能亢进等疾病。
    杨丹平
  • 你了解“放射防护”吗?
    此外,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如核电站工作人员、放射科医护人员等,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在短期内受到高剂量的辐射,还可能导致急性放射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皮肤灼伤、造血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宋林
  • 做血常规前为什么一定要空腹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因此,此类指标通常用于检查人体血小板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陈卫
  • 喜望群星耀满天
    1958年,由于国家和军队发展需要,程天民被临时抽调去开展急性放射病研究;1961年,他又被抽调去研究放烧复合伤的病理变化。
    唐余方 刘露
  • 我国2016-2020年辐射事故回顾与分析
    从事故造成的后果来看,3 起辐射事故造成了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后果,共6 人受到超剂量照射,造成其中2 人中度急性放射病。
    龚宇 党磊 李小丁 白刚 曲云欢 齐媛
  • 如果离我不远的核电站出现泄漏该怎么办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调查的结果,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一共死亡56人,其中除了9名儿童死于甲状腺肿瘤,其他47人都是救灾队队员,其中大部分死于急性放射病。
    汪洁
  • 铱-192源外照射致局部放射损伤临床诊疗技术规范专家共识
    2014年南京铱-192源丢源事故患者在救治中重视局部创面的处理,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合并的感染[44]。
    (中国核学会核应急医学分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核与辐射应急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中国 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安全环保和废物治理专业委员会)
  • 17万热血志愿者的“髓愿”
    p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如:各种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以及某些对化放疗敏感的恶性实体瘤;也可治疗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
    应琛
  • 核能技术应用中的电离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严重者还可导致癌症或急性放射病。因为射线是由原子核的衰变、裂变等核变化而产生的,所以射线污染也可以称为核污染。
    张国军
  • 关山产香棒虫草抗辐射的理论研究
    急性放射病,初期由于骨髓损伤引起细胞成熟加快或骨髓向血中释放细胞数增多,出现细胞数一时性增高。假愈期虽症状有所好转,但造血器官的病变仍在加重,白细胞、血小板呈进行性减少。
    周海燕 慕程 韩金荣 文雯 潘等龙
  • 核安全评价技术课程思政案例建设初探
    在辐射防护领域规定了半致死剂量是6Gy,半致死剂量带代表的意思是当人员受到辐射剂量达到6Gy时,一般的人会在短时间因为急性放射病而死去;而在小剂量照射时,往往是随机效应,只有在大剂量照射才会表现出确定性效应
    蔡幸福 范启蒙 曹晓岩 霍勇刚 黎素芬
  • 双着丝粒染色体半自动化分析估算辐射生物剂量专家共识
    或dic+r人工分析估算剂量,包括国家标准推荐曲线在内的3 条不同剂量率的人工分析曲线估算的剂量非常接近,半自动化与人工分析估算剂量的相对偏差为27% ~28%,均表明该患者受到过量照射或为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中国核学会核应急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等
  • 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全身放疗中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
    [21]尹修平,秦颂兵,姬磊.急性放射病与全身放疗患者各系统反 应类比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1,31(2):271-277.
    范艺芯 岳养军 肖楠 唐宇辰 王香 井旭 夏艺 袁立文
  • 放射性药物临床研究的伦理问题及思考
    放射性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分为确定性效应(如急性放射病)和随机性效应(如癌症和遗传效应)[7]。放射性药物如果靶向性不够或非靶组织器官摄取高或药物稳定性不好,副作用可能比常规抗肿瘤药物更大。
    胡永兰 王力 江凤 周吉银 陈正君 张洁 张增瑞
  • 藤茶提取液对电离辐射损伤造血系统的防护作用研究
    氨磷汀对急性放射病小鼠早期骨髓造血功能的防护作用[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 22(3): 791-791.
    王志允 勾文峰 郭江红 许飞飞 李祎亮 侯文彬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