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
    1.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化债举措11月8日,《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通过表决。该议案提出,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2.我国10月出口同比增长12.7%海关总署1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10月出口同比增长12.7%,高于9月10.3个百分点,创2023年4月来新高;进口同比由上月的增长0.3%转为下降2.3%,增速放缓2.6个百分点,为近四个月来最低;当月
  • 宏观经济
    1.各国央行降息之际 WTO上调贸易增长预测10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表示,随着各国央行降低关键利率,今年全球贸易的反弹速度将略快于此前预期。WTO预计今年商品贸易量将增长2.7%,而4月份的预测为增长2.6%。预计2024年和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均为2.7%。2.工信部: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1.8%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 宏观经济
    其中,建筑业指数和宏观经济感受指数,均止跌回升,且升幅较大。
  • 宏观经济
    2024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24亿美元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24亿美元,较11月末下降635亿美元,降幅为1.94%。2024年12月末广义货币同比增长7.3%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4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狭义货币(M1)余额为67.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
  • 宏观经济
    2023年GDP预期目标5%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2月CPI同比涨幅大幅回落至1%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月CPI同比涨幅由上月的2.1%大幅回落至1%,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涨1.8%,环比下降0.5%。PPI同比下降1.4%,基本符合预期,环比持平。2月份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2.9%3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
  • 宏观经济
    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72亿美元3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72亿美元,较1月末上升182亿美元,升幅为 10.57%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7%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 0.7% 。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 0.1% 。1—2月全国吸收外资1712.1亿元人民币3月14日,商务部发布的信息显示,1一2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
  • 宏观经济
    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57亿美元4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5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98亿美元,升幅为0.62%。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1%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1%。1—3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下降1.0%。3月末M2同比增长8.3%4月12日,央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
  • 宏观经济月度资讯
    我国进出口连续11个月正增长5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1.62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同期增长28.5%,比2019年同期增长21.8%,外贸进出口已连续11个月实现正增长,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速高达21.8%。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1%5月11日,据央行数据,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26.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狭义货币(M1)余额为60.54万亿元,同比增长6.2%;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8.58万亿元,同比
  • 月度新闻·宏观经济
    1.IMF发布2024年年报 认为全球经济形势目前喜忧参半9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2024年年报(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财年)。报告称,预计全球通胀将稳步下降,发达经济体将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更早回落至其通胀目标水平。目前尚不能确保能够完全恢复价格稳定,各国央行官员们需要谨慎平衡过早放松政策与过度拖延两种做法的风险。2.OCED:全球经济摆脱通胀危机迈向稳定增长9月25日,经合组织(OCED)表示,随着高
  •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一是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二是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
    牛犁
  •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快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指明了改革方向
  •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增强宏观经济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
    何自力
  •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2021年4月2日,重庆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使用智能化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过去的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符合预期。其中,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速。显然,在中高速增长的新发展阶段,GDP增速能达到8.1%,是疫情等冲击
    赵义
  • 理清宏观经济治理脉络
    当前,稳增长的重要性有所凸显,“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进入到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六稳”“六保”仍将是全年经济政策的中心。
    董煜
  • 广西宏观经济预期管理探索
    三、广西宏观经济运行预期管理 鉴于广西宏观经济的运行特征,在动态监测,合理分析与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相机决策,合理干预经济运行,使广西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戴俊
  • 发力内需稳定宏观经济
    通过建设消费中心,发力消费内需,一方面,能够健全全省民生服务功能,提高湖南民生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带动消费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为发展消费和稳定宏观经济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周勇
  • 防范风险,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对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徐德顺建议2022年商务部门应把防范商务领域外部风险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努力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大盘稳中趋好。防范化解全球经济低迷风险。
    张利娟
  • 稳定宏观经济应对美加息
    “接下来,要下大力气尽快稳住我国宏观经济,其中,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例如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贴息等。”黄益平说。
  • AI将如何“重塑”宏观经济
    人工智能将对宏观经济影响巨大从数字时代过渡到智能时代,数据不仅是生产要素,而且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数据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指数增长。
    张守营
  • 2024年国际宏观经济展望
    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产业链调整、高通胀、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贸易不振等多重风险相互交织,导致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发达经济体主要受到货币政策收紧的不利影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新兴经济体出口普遍承压,但依靠提振内需保持经济增速大致稳定。与2022年相比,在供给端持续改善与紧缩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欧美国家的通胀水平已有大幅回落,但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能源供给的扰动、服务业的强劲表现、劳动力市场持续紧
    罗晨 樊少华
加载中...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