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介

电影评介

2022年17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定位是学术类核心期刊,以平等、民主、自由的学术态度,为所有从事影视研究的朋友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园地。为影视研究...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9.00
目录

专题·中国电影史研究

田汉“左转”前后电影作品中的民间想象及话语策略
1926年,田汉编导的影片《到民间去》上映。“七七事变”爆发前,他先后创作了《三个摩登的女性》《民族生存》《黄金时代》《风云儿女》《青年进行曲》等进步电影作品。①“左转”后的田汉。更加注重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呼吁艺术创作的政治宣传功能为广阔的...
社会资本、媒体形塑与文化统战的场域
日常生活史的研究是以人类日常的生活内容与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多被视作衣食住行及工作、休闲娱乐等延续个体与社会再生产的活动总和”[1]。日常生活史作为一个概念化的史学新领域,在“新文化史”介入下,已经在其他的学科门类有了不少的研究。...
跨界影人的历史定位与文化身份
郑正秋(1889.1—1935.7)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职业生涯横跨出版、电影、戏剧等多个领域,开风气之先,一时无两。他不仅是文化事业的实践者,也是社会的观察者和思考者,被称为“与时代同呼吸”[1]的人。探究跨界影人郑正秋的历史定位与文化身...

电影理论

形象·凝视·真实:电影的肖像学与形态学研究
作为一门视觉艺术,电影在构图、色彩、光线、样式、线条等方面都保留了肖像画的组成要素,人物、道具与场景的形象展示几乎构成了电影表象的全部内容。然而,电影实际上并不提供绘画意义上的“肖像”——一切“肖像”的面容都是活动的,并被每秒24帧(乃至更...
有机电影理论的发展与现代有机电影的创作
有机理论是从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创作衍生出的一种基于“生物—技术”产生的整个自然的模式和比喻的哲学,它主张将现实存在当作一种活的有机物,在难以理解的性质中探讨技术与有机体生命的关系。[1]许多电影艺术家都将其中的一些理念融到电影理论中,将电...
影像地质学:从福柯“第三主体性”展开的电影哲学研究
自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将“地质”与“地貌”概念引入人文科学,用以在“结构”的基础上绘制各种历史文化的地图以来,各种“地质学”与“谱系学”的内容就进入了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领域。[1]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边界远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泾渭分明。人类自工...

电影文化

“文学性”与先锋实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产电影的艺术实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文艺领域进入了万物复苏的时期,在经历了长期沉寂之后,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电影制作,都进入了一个更加追求艺术效果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除了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等题材之外,文学界还出现了不少更富有艺术效果的作品,再次展现了...
中国现代电影中的多元文化结构
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性表征,电影内部的文化结构从来不是界限分明、来源确切的树状构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电影在多重文化的冲击下形成了多种类型共同存在的多元文化结构。本文将从这一表征丰富的多元文化结构出发,对中国现代电影系统内部的各种力量关...

类型与题材

乡土景观与乡村经验:农村题材影片的文化意义(1979-1989)
从中国现代电影发展的总体历程中来看,1979-1989这十年间的中国电影所呈现的内涵非常丰富,表现出的面貌也同样复杂。无论是电影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展现出了飞跃的态势。今天重新审视1979-1989年间的农村题材影片,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农村...
中国奥运电影的文化演进与发展
奥运电影是体育电影的一大门类。学界普遍认为:“奥运电影一般包括两大类:一是奥运会官方拍摄的电影,二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题材、表现奥林匹克精神的电影。”[1]实际上,对中国而言,相比其他世界赛事,奥运会对于中国有更为特殊的意涵。人们看重奥运会...
城市电影的现实空间与文本想象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工厂的大门》,于1895年首映于法国巴黎。事实正好说明,电影诞生之日,也即是城市电影问世之时。”[1]当然,城市电影并不等于以城市为背景的电影。譬如,各种风靡市场的动作片和灾难片都往往将城市作为影片...

电影评论

《扬名立万》:封闭空间叙事的“敞开式”想象及价值探微
由韩寒监制,刘循子墨执导的悬疑影片《扬名立万》,在没有档期红利和明星加持的情况下,上映后连续多天斩获单日票房冠军,成为2021年国庆档后又一部口碑和票房双收的国产影片。《扬名立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富商陆子野以召开剧本策划会的...
城与人:解读电影《爱情神话》“海派”风格的影像营构
一、空间拼图:海派建筑的包罗万象 影片《爱情神话》以上海静安区和徐汇区为主要拍摄场景,人物居住处所和经过街道都具有浓郁的海派建筑气息。“海派”这一名词指向的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格局,它既能够将中国传统房屋风格与西方建造风格相结合,又能够同时容纳...
父之名·道德结构·历史位置:《我和我的父辈》评析
《我和我的父辈》(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2021)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为历史坐标,通过四个精心营构的段落,在单元式结构中再次用电影的方式讲述时代变革与社会进步,作为对民族和国家的“献礼”在2021年国庆档上映。这部影片以个人记...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日影风格”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三题
日本治愈系电影常常通过聚焦细腻叙事,为观众带来“情由心生”的叙事体验。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用温情的色彩、唯美的视觉画面,将“日影风格”与叙事相结合,抒写了艺术化的影像空间。 一、“日影风格”:文化症候与治愈表达 日本电影具有独特的...

导演研究

曲意回环、记忆营构与地缘视域
作为中国香港影坛进军内地的代表导演之一,关锦鹏先生的作品早已是妇孺皆知的佳作代表。从1985年的《女人心》算起,关锦鹏踏足导演领域已有近40年的时间,共执导了电影及电视剧20余部,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一般来讲,任何一位在电影...
主观影像、悲剧意识与奇幻叙事
从《盲人电影院》(2010)含蓄克制的技法运用,到《绣春刀》(2014)系列修罗战场中的人心争斗,再到《刺杀小说家》(2021)中“一介凡人,竟敢弑神”的执念发轫,近十多年间,导演路阳不仅实现了不同类型影片的自如跨越,而且其艺术格调和创作技...

纪录片研究

“口述史”的影像承载与家国记忆
《土地·我们的故事》于2021年10月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播出。该节目制作组历时3个月策划选题,从上百个村落中选取了7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村庄,用朴实动人的农人故事,以老、中、青三代人的视角,丈量国家、土地与农民的复...
叙事四重奏与人物口述史:《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摄制技巧探析
2020年,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成功入围柏林电影节,这部充满文学性与历史特色的纪录片以四位主体人物为叙述视点,勾连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导演通过特有摄制技巧,将学术性的口述史转化为能够为群众接受的纪录片形式。叙述主体...
从日常小径到文学天地
文学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一季于2020年4月份在海峡卫视和优酷视频同步上线,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当代作家的精神风貌,用文学与生活并置而行的表达方式,实现了大众群体与文学作品的“双向奔赴”。在受访对象的选择上,为了捕捉文学作家对生活的敏锐和体察...

动画视域

当代意识、技术景观与文化展览:论追光动画“神话传说”系列电影的“世界观”重塑
2019年,追光动画聚焦中国经典神话母本,陆续推出《白蛇:缘起》(以下简称《白蛇》)、《白蛇2:青蛇劫起》(以下简称《青蛇》)、《新神榜:哪吒重生》(以下简称《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以下简称《杨戬》)四部动画电影。从市场反馈来看,...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的民间美学呈现及其文化探源
“动画一直是人类心中一个古老的梦想,而直到20世纪动画才得到了奇迹般的飞跃。”[1]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学派”动画精品扎堆的发展高潮期,经历了20世纪50至60年代对中国美学意蕴的初步探索与建构,20世纪80...
技术媒介·经典表达·全球空间:2021中国动画创作与接受概述
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田晓鹏,2015)掀起一阵“国漫角色”的风潮之后,近年来的《小门神》(王微,2016)、《白蛇:缘起》(黄家康、赵霁,2019)、《哪吒之魔童降世》(饺子,2019)等中国动画的创作思路更加宽广,其借助技术媒介开发出...

影视传播

融媒时代中华文物数字化传播创新
2021年3月,三星堆的新一轮考古发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隆重介绍最新出土的三星堆文物,并将“文物热”延续下去,四川日报川观新闻携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推出了四川方言电音单曲MV《我怎么这么好看(三星堆文物版)》。...
交叉与分离:电影音乐形态的嬗变模式与传播路径
电影音乐的嬗变模式与传播路径呈现出“分离—交叉—分离”之势,并通过技术、创作、媒介三向维度进行体现:技术是电影音乐的物质载体,电影音乐由发声外附于影片,通过片上发声技术进入电影本体,后又借助技术手段实现独立发声;创作是电影音乐的形态内核,早...
《红高粱》: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本土化影像实验
魔幻现实主义源自20世纪欧洲的一种绘画方式,这种绘画方式利用现实主义的精确性来描绘物体,但却悖论般地表现出一种由于对时空因素进行迥然不同的并置所致的奇异效果。[1]早在1925年,德国文学家弗朗茨·罗就在其著作中首次对魔幻现实主义...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5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8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4年24期
    ¥21.00
  • 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

    2025年02期
    ¥9.00
  • 书画世界

    书画世界

    2025年03期
    ¥28.89
  • 乡村地理

    乡村地理

    2025年01期
    ¥12.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16.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电影评介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电影评介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