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

科学导报

2022年4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类型

周刊

类别

时政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80 ¥1.09
目录

封面

中国航海日首次开展科普周活动
7月11日,是第18个中国航海日。“今年中国航海日的主题是‘引领航海绿色低碳智能新趋势’,并将首次组织航海日活动周系列活动,主要有2022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中国航海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全国航海科普周活动、航海科技博览会四大板块内容。作为...
“海巡08”下水
丁汀摄 7月8日,我国具备深远海测量能力的专业海道测量船“海巡08”轮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水。“海巡08”轮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八所设计,设计航区为无限航区,总长123.6米、宽21.2米、深9.3米,排水量约7500吨,设计航速15节...
太重榆液:创新让“装备制造”更“挺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考察山西时指出,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希望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一声声叮嘱、一份份嘱托激荡起太重榆液干...
提出可容错无速度控制技术
近日,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刘朝华团队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系教授H.-L Wei合作,提出了基于电流传感器容错策略的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机电一体化汇刊》。...
首次实现高精度风场探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薛向辉团队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研制方面取得突破,首次实现空间分辨率3米、时间分辨率0.1秒的风场探测。据悉,这是迄今为止有报道的全球最高精度的风场连续探测。相关成果发表于《光学快报》。...
科学家破译神经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张智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教授刘元渊团队以及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陶文娟团队合作,揭示了声音镇痛的关键因素及神经机制。7月8日,相关成果在《科学》上发表。...
揭示竹子为何长得快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如毛竹生长速度最快时每天可达114.5厘米。近日,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教授魏强课题组联合美国康奈尔大学、国际竹藤中心等多个研究团队,在《植物细胞》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开发科研助理岗实现就业与科研双赢
日前,科技部等发布《关于做好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和落实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推进科技研发、高新技术企业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工作,发挥科技计划和创新基地平台依托单位的引领作用,大幅增加科研助理岗位数量。近年来,开发科研助理岗位...
开启太忻动车组列车“公交化”时代
科学导报讯 记者王小静 7月4日7时11分,在太原南站的站台上,主题为“锦绣太原·康养忻州”的“太忻号”动车组列车整装待发,太原忻州之间正式进入动车组列车“公交化”时代。该列车车身上绘有双塔寺、塔院寺等太原、忻州两地标志性建筑及各...

聚焦

山西加速推进产业链链长制
科学导报讯 记者郭亚妮 近日,山西省工信厅会同各链长牵头单位分别组织召开10场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议,推动企业全面投入到产业链建设中来,形成链长统筹主抓、链主企业主建、职能部门助推的产业链发展格局。省工信厅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成立10个工作...
山西推出金融专项项目支持科技发展
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 7月8日,记者从山西省科技厅获悉,根据最新发布的《科技金融专项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山西将通过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类补助、科技创业投资风险补助以及科技保险险种保费补助等方式,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形成多元化、...
核桃树托管 保姆式服务
邢兰富摄7月7日,晋中市左权县山西光合绿化公司技术员在拐儿镇旧寨村使用坦克植保机开展核桃树喷施叶面肥等夏季管理。拐儿镇是核桃种植大镇,针对农民管理技术薄弱等状况,该镇在去年试点托管3000多亩的基础上,今年将全镇1万亩核桃树托管给具有专业管...
芊源科技:鱼菜共生 一水双收
温室大棚里,水池里的鱼群游来游去,一排排嫩绿的生菜漂浮在水面上。“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7月5日,晋中市芊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飞飞告诉《科学导报》记者,“这是一种名为‘鱼菜共生’的绿色循环农业,它是一种将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完美结合...
山西一重大科技项目在太原理工大学启动
科学导报讯 近日,由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科研团队牵头,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基于多学科/多目标协同的四/五座多用途飞机总体设计与气动优化技术》项目启...
山西成立能源互联网产学研联盟
科学导报讯 近日,由省发改委、省能源局指导,太原理工大学牵头的山西省能源互联网产学研联盟在太原挂牌成立,由此全力打造能源互联网高端人才、科技和产业的汇聚平台,加快推进山西能源互联网试点建设,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为能源革...
晋能大土河热电有限公司 举行安全宣讲及知识竞赛
科学导报讯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山西省安委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营造浓郁的安全生产氛围,晋能大土河热电有限公司于6月23日举行了安全...
多彩夏令营 充实过假期
栗卢建摄7月9日,参加运城市稷山县职业中学“青春有约、技能炫彩”夏令营的学生正在兴趣小组学习操作机器人。夏令营开设工艺美术、舞蹈、计算机应用、书法等课程,免费向全县初中毕业生开放,以丰富学生假日生活,让学生们度过快乐且有意义的暑假。...
智慧助老需久久为功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全国老龄办联合印发通知,提出深入开展2022年“智慧助老”行动,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帮助老年人提升智能技术运用能力。电子支付、网上叫车、外卖点餐……在信息技术与大众生活深度融合的今天,大部分日常需求...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实现灵敏检测“疲劳”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志贤团队系统揭示了DNA四面体镊子的分子动力学特征,开发了基于“指数扩增反应—包覆式DNA四面体镊子”的生物传感法,实现了3种疲劳生物标志物的灵敏检测,为及时准确地诊断人体疲劳状态提供技术支持,还有望推动其他...
湖南科技大学等提出可容错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已成为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智能控制的主流研究趋势。然而,一旦某相电流传感器发生故障,系统会得到失准的电流信号,将导致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失效。为使PMSM系统能够高效、经济和安全地运行,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
以色列开发出加速修复受损神经新材料
以色列理工学院日前宣布开发出一种材料,可通电加速修复受损神经。这种薄膜由硅基材料制成,可被吸收而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毒性,无需附加后续移除手术。领衔研究的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梅纳赫姆·罗滕贝格说,经过进一步研发,这种超薄材料也有望在临...
可视化成像揭示艾滋病病毒复制机制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和罗格斯大学研究人员首次确定了艾滋病病毒(HIV)Pol蛋白的分子结构,这是一种在HIV复制后期或病毒自我传播并扩散到全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确定分子的结构有助于回答长期以来关于蛋白质如何分解自身以推进复制过程的问题。...

深度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6月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
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四大看点
在新发展阶段,科技事业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对科学技术进步法进行修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部、司法部等八部门6月24日公布了《关于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对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宣传贯...
更多计算机或将拥有“中国魂”
近日,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麒麟”(openKylin)正式发布。消息一出,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支持国产软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发展壮大国产操作系统的生态建设”……网友的热切关注,折射出大众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的期许。操作系...
农科开放日何以受欢迎
富含花青素和虾青素的玉米、自带茶香的口罩和牙膏、手机一扫就能检测农残的试纸条……在不久前的第四届农科开放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遍布全国的35个研究所开门迎客,不仅展示了众多最新农业科技新成果,还邀请公众走进实验室、试验田、种质库等农业科研设施...

视点

裴宝林:匠心铸“金钥” 开启“创效”门
加工难题的“终结者”、创新创效的带头人、培养新人的老师傅……经纬智能公司车工高级技师裴宝林,凭着勤于学习、勇于改变、敢于挑战三把“金钥匙”,从一名普通的车工成长为加工难题的“终结者”、创新创效的带头人、培养新人的老师傅。近年来,他获得了诸多...
提升制造业增加值要吸纳更多高技能人才
近日,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
周强:脚踏实地“修”出智慧港口精品工程
周强,“青岛大工匠”,山东港口青岛港QQCT固机二期副队长。多年来,他坚持把青春、热情和智慧都投入在设备维保、科技创新、助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上,被誉为“大型设备电气维修专家”。回忆拼搏奋斗的青春,周强说他参与的常规桥吊半自动改造项目让他印象...

科学文化

现代科技守护布达拉宫
西藏拉萨市区,红山之上,布达拉宫屹立于此。作为西藏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已超过1300年。随着信息时代来临,古老的布达拉宫悄然迎来许多新变化:点击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在电脑上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
臧泽峰:最是书香能致远
仲夏时节好读书,墨韵飘香沁心扉。7月5日,《科学导报》记者在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家属楼见到臧泽峰时,他正鼓捣自己新取的快递,拆开是几本高数书,直接一字排开,拿干毛巾擦干净灰尘细细整理后归置在书桌。“我当了半辈子人民教师了,从懵懂的青春年...
以数字技术赓续黄河文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推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和文化数字化发展。围绕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黄河文化进行系统性保护及开发利用,是完...

人文科学

边靖楼:万里长城第一楼
边靖楼,处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中轴线上最中央的位置,坐北朝南。以其为界点,古城分置东、南、西、北四条大街。边靖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的标志性建筑,在代州古城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被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
“云”上赏宝 遨游全球
34家国内外顶级博物馆联袂上阵、近150件珍贵藏品线上展出、馆长亲自担当“讲解员”……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手拉手:共享世界文明之美”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正式启动。在这场文化盛宴中,各博物馆相继参与接力,依次展示藏品。中外博物馆珍藏交...
节气文化何以热起来
7月7日迎来小暑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到来,热起来的不仅有天气,还有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度:“微距镜头下的小暑有多美”“小暑应如何养生”“敦煌岁时节令之小暑篇”等,都引起了讨论。这令人思考:发轫于农耕文明...

文化·读书

一笔一画皆生命  一枝一叶总关情
兰花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花卉种类之一,我国的兰花主要分为国兰和洋兰两大类。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余峰、曾宋君、张玲玲主编的《兰蕙幽香:兰科植物手绘图谱》(以下简称《兰蕙幽香》)一书出版。该书收录了兰科植物科学画100幅,其中包括兰科植物中最有...
如何高质量读研?“秘籍”来了!
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导师,做科研都需要有针对性地阅读科研论文。科研论文对于开展科研具有参考价值。然而,还有一种“文献”很少被放在台面上去讨论,那就是关于如何读研和做科研的经验介绍资料。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缺乏科研能力、发不出...
做一个永远热爱读书的人
今天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我们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去读书学习,却无法领略阅读的快乐。我们可以为了考试得高分,猛看教科书,却不愿花一些时间去阅读文学作品和人文社科丛书,除非老师补充...
徐特立读书讲究方法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时期,他就酷爱读书,认为读书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会之理”。18岁时,为了谋生,他在做医生还是当塾师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开始了“一生都教书”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学生读书,晚上自己还要去拜先生学本领,因为“自己明...
格致书架
《全健康科技进展》 周晓农、郭晓奎、谢青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本书针对我国新发与再发传染病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全健康”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全球食物链与食品安全的研究进展、微生物耐药防控面临的科技问题,以期有效攻克当前全人类...

科学人物

日日报为伴 心同天地宽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阳泉被誉为“中共创建第一城”。这座红色之城,有着内涵丰富的革命历史与文化。今年5月,在庆祝阳泉建市75周年之际,地方报集藏达人宋团明开启“阳泉报刊史”专题研究,他要用当地报刊文化发展阐述“中共创建第一城”...
读书就是积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爱好,认为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并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也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书海里,有远比眼中更...
西汉牛耕画像砖
牛耕画像砖,西汉,隆平水稻博物馆。这一件西汉牛耕画像砖长107厘米,宽36厘米,高13厘米。画像砖呈灰白色,有三层装饰,皆为模印。第三层装饰为二牛抬杠图,图上印有二牛一农夫。农夫头束髻,身着交领短袄,一手扶犁把,一手扬鞭驱牛,前面二牛抬杠拉...
相关杂志
  • 环球人物

    环球人物

    2025年10期
    ¥9.00
  •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

    2025年14期
    ¥7.29
  • 红旗文稿

    红旗文稿

    2025年12期
    ¥3.00
  •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

    2025年06期
    ¥12.00
  • 民生周刊

    民生周刊

    2025年13期
    ¥12.00
  • 南风窗

    南风窗

    2025年15期
    ¥9.00
  •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

    2025年25期
    ¥5.00
  •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

    2025年03期
    ¥6.00
  • 军嫂

    军嫂

    2025年05期
    ¥6.00
  •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24期
    ¥6.00
  • 世界知识

    世界知识

    2025年11期
    ¥7.29
  • 看世界

    看世界

    2025年14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6.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科学导报

杂志价格:¥1.0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科学导报

杂志价格:¥1.0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