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周刊

人民周刊

2022年1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人民周刊杂志(双周刊)于2001年创刊,曾用刊名:人民文摘.本刊从全国最具权威力和公信力的时政、文化、财经类报刊中撷取最...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时政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9.00
目录

学习路上

新闻日历
2022年5月 14日 ·习近平向阿联酋新任总统穆罕默德致贺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4日致电阿联酋新任总统穆罕默德,祝贺他就任阿联酋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阿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始终...
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的致辞(2022年5月18日)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国际组织负责人,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同各位朋友“云端”相聚。首先,我谨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的各方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以...
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
《人民日报》2022年5月20日第1版据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18日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 习近平强调,你们在信中表示,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留学归国青年...
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
伟大时代呼唤人才,伟大事业造就人才。今天的中国,一个个学以报国的故事,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写下生动注脚。 “你们在信中表示,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这些话讲得很好。”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给...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人民要文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人民日报》2022年5月15日第1版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 习近平主席温暖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彰显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价值追求。 “千家万户...
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
《人民日报》2022年5月22日第1版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
“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
《人民日报》2022年5月31日第1版 “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

人民观察

2022年,我国将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人民日报》2022年5月23日第15版 编者按: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拯救保护的力度,生物多...
多样生物,我们共同守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江河畔以调研推动科学立法,在实验室里为植物制作“备份”,在绿道边为区域生物多样性摸清“家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身努力,投身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之中。 守护多样生物,如何成为行动者?或许,我们可以...
白洋淀生态修复记
引子 5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白洋淀也由此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 如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质发生历史性变化。记者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2...
院士眼中的“清洁美丽世界”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 “人类命运是共同体,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世界的需求。”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接受《人民周刊》专访,为记者讲述他眼...
设立岩溶国家公园 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国家公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以来,在12个省区推进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些试点中,尚未有岩溶国家公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人民融媒

中央文件首次提到的专业功能县城,究竟是啥?
发布渠道: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主要内容: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这也是“专业功能县”的表述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 与大中城市相...
推进城镇化建设,激发县乡消费潜力
发布渠道: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商海观潮工作室 主要内容: 县乡消费是一片蓝海,是有巨大潜力的消费领域。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改善县城消费环境”“完善消...
支持复工复产,如何做好“加减法”?
发布渠道: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主要内容: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早一天复工复产,就能多一天夺回损失,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分地区,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
晒单了!全国春播粮食面积约9.4亿亩
发布渠道: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主要内容: 江西省安福县洋溪镇塘里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春播早稻返青,长势良好。“种好更要管好,让粒粒优质稻种长成丰收粮!”种粮大户肖泉介绍,这块稻田里的犁地、插秧、施肥等流程全都机械化作业,生产更加...
亿缕阳光:点赞“中国正能量”
编者按: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有效举措,这顺应亿万网民的心愿,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人民视频、视频号和腾讯新闻联合出品的“亿缕阳光”系列视频发布。该系列视频聚焦近期的网络热议事件,记录...

特别报道

让孩子从小创造美好生活
编者按: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更是国家的希望。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协同发力,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健康快乐成长?“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本刊记者深入采访了多方面人士,倾听他们的观点和建议,以给少年儿童更美好的童年,给他们人生最...
助力家庭教育“铺”好成长底色
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家庭教育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记者从北京市石景山区妇联获悉,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他们将通过线上社区家长学校开展“陪伴——童心筑梦向未来”系列主题活动,其中就设置了“家庭教育日日达”线...
“春蕾计划”,为困境女童护航
再穷不能穷教育。为改善贫困家庭女童受教育状况,1989年,在全国妇联领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儿基会”)发起实施“春蕾计划”公益项目。如今,33年过去,无数困境女童的命运因“春蕾计划”而改变。在人生关键时刻,“春蕾计划”为她...
给儿童奉献有价值的作品
接力出版社原创童书在接力阅读营原创精品馆展示。(受访者供图) 他的笔下,有红色的月亮、绿色的太阳,企鹅追逐斑斓色彩,大象帮助不愿入眠的孩子吃下深沉夜色……他主导编辑的童书中,“蓝精灵”“巴巴爸爸”“小鸟公主”等系列图书陪伴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
从儿童教材配图说起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两起儿童教材配图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持续两天登顶多家网络平台的热搜榜。在大多数人看来,儿童教材配图的美丑之争只是表象议题,更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在于,文化教育要秉承中国传统价值观,这是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 教材插图问题...
享受运动的快乐
海都小学体育器材研发室 “做一名快乐的体育老师,把快乐带给更多的孩子。”这是浙江省玉环市坎门海都小学教师叶海辉的人生目标。去年,他被评为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孩子的生命里,不该只有静止的文字、成堆的书本、冰冷沉寂的...
启发孩子“做最好的我”
“做最好的我”,是北京市中关村一小的校训。学校里,有这样一位老师:他谆谆善诱,启发学生思维;他尽心竭力,努力达成每位学生的发展需求;他诲人不倦、用心良苦,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他就是北京市特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张海宏。 中关村一小...
健康儿童应“四有”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会长徐荣谦。本刊记者 武凤珠摄 从长白山脚下走来,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会长徐荣谦致力于中医儿科,悬壶济世已5...
呵护孩子“心灵的窗户”
赵阳和近视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受访者供图)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为52.7%。视力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干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活动,影响亲子关系、家庭和谐,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眼睛是心灵...
建功何需桑梓地 非洲绽放中国花
患儿家长送给刘欣(左一)印有丁香图案的当地特色纪念品以示感谢。(刘欣供图) 六万余次门诊诊疗,六千余台各类手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第一年,作为对疫情所知甚少时第一批逆行的勇士,中国(江苏)第30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一行21人克服种种...

精神谱系大家谈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再创英雄城市辉煌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雕塑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唐山到汶川、从玉树到芦山,在一次次抗震救灾中,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
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人民日报》2022年5月30日第1版 辽宁抚顺,浑河南岸。雷锋墓翠柏环绕,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庄严肃穆,共同诠释着一种永恒的精神。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参观雷锋纪念馆。总书记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
争做新时代王杰式好战士
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班”战士在王杰事迹陈列馆中集体宣誓,锤炼党性修养。凡春龙摄 1965年7月14日,江苏省徐州市邳县(今邳州市)张楼公社发出一声巨响,年轻的战士王杰毅然扑向意外爆炸的炸药包,以血肉之躯护住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献...
铸就青藏铁路精神 勇当新时代开路先锋
伟大的工程铸就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助推伟大的工程。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成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这条离天最近的神奇“天路”打破了美国旅行家保罗·索鲁“有昆仑山脉在...
发扬青藏铁路精神,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2006年,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建设青藏铁路,对于青海西藏两省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建设过程中,...
传承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以科技创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一代代塞罕坝人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始终胸怀“咬定青山不放松”“绿了荒原白了头”的执着坚守...

文史钩沉

白刃战倭寇,铁血灭凶顽
编者按:2022年是建军95周年。为展现人民军队英雄风采,本刊陆续刊发军史题材纪实文学作品《百面战旗红》。这部作品由罗援领衔主编、叶征担任总策划、李玲负责召集团队创作,创意源于参加新中国70年大阅兵的百面战旗方队讲述每一面战旗背后的动人故事...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
汪曾祺与央珍合影(资料图) 汪曾祺与央珍认识较睌。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92年春。那时,汪先生已是誉满天下的文坛名人了,而央珍则是一位初露头角的年轻作者。汪老70多岁矣,央珍才30岁,刚与龙冬结婚不久,从拉萨调到北京工作。苏北是汪先生的忘年...

方寸天地

揭秘外交封背后的故事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五周年》纪念封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五周年》纪念封上,邮票中的国旗鲜艳夺目;《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三十周年》纪念封,记录下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齐聚一堂的时刻;《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复馆》纪...

智库论坛

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
《人民日报》2022年5月18日第9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必将有...
选书“三结合”,彰显企业阅读价值
雅悦草堂读书会共读过的书籍 养成阅读的生活习惯,可以令人精神充盈、不断地实现自我知识更新。这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评论家毛姆所言:阅读是一种享受。 同样,开展全员阅读,能给组织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带来组织上的不断进...

好书荐读

“窑洞之问”的答卷人
编者按:2022年5月,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新书《“窑洞之问”的新时代答卷》,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六个方面阐释了自我革命的意义与内涵。著名的“窑洞之问”是指毛泽东和黄炎培1945年在窑洞里的一番探讨。该...
以鲜活细节刻画建设者群像
9年间,从构想、选址到设计、建设,湖北鄂州花湖机场从蓝图跃然挺立于长江中游之滨,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与武汉天河机场共建湖北航空“客货双枢纽”。作为记者的戴劲松,敏锐地认识到这一工程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决定用文字记录...

金台书苑

“孩子们喜欢的校园文学名家”
编辑推荐 很高兴和大家相遇在这浓郁着书香的美好夏日。 我们一出生就开启了“寻找”之旅,校园就是漫漫寻找里程的第一站。铃声摇曳,书声琅琅;寒来暑往,理想茁壮。校园里,处处青春涌动,年年骊歌萦回,清脆的铃声应和着朗朗的读书声,见证了我们毕毕剥剥...

品牌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包钢高质量发展
在包钢展陈馆,“齐心协力建包钢”一行大字之下,一幅长7米、高3米的巨型油画,展现着60多年前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画面上100多个创业人物,浓缩了一代代包钢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奋勇...
相关杂志
  • 环球人物

    环球人物

    2025年10期
    ¥9.00
  •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

    2025年13期
    ¥7.29
  •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

    2025年06期
    ¥12.00
  • 红旗文稿

    红旗文稿

    2025年11期
    ¥3.00
  • 民生周刊

    民生周刊

    2025年13期
    ¥12.00
  • 南风窗

    南风窗

    2025年14期
    ¥9.00
  •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

    2025年21期
    ¥5.00
  •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

    2025年03期
    ¥6.00
  • 军嫂

    军嫂

    2025年05期
    ¥6.00
  •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23期
    ¥6.00
  • 世界知识

    世界知识

    2025年11期
    ¥7.29
  • 看世界

    看世界

    2025年14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3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人民周刊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人民周刊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