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

2024年1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博览群书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读书指导刊物。旨在引导广大城乡青年读书学习,推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刊是一本在...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化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6.00 ¥12.60
目录

读书笔记

佛道与戏
中国古典戏剧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佛教的多方面影响。如唐五代的佛寺俗讲经过分化演变,产生了市井的说唱艺术,成为戏曲的一个直接源头。又如,早期戏曲音乐的曲牌有《哪吒令》《好观音》《阅金经》之类,分明与佛教音乐有一定的渊源。而在祀佛、还...

文化思考

文必有“我”
壹 自古以来,散文的“散”字作为文体的定性描述,很容易让人想到“散乱”或“散漫”。文章可以是散乱的吗?当然不可以。既然是文,就该有条理,有组织。无独有偶,散文中那些论辩、评论类的文章长期以来被称为“杂文”。“杂”和“散”这两个不大好听的字眼...

书人茶座

古典的现代重生与反讽
加拿大当代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谈及荷马史诗对后世的影响时指出,像《奥德赛》这样伟大而经典的故事不可能只有唯一的版本,它会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被不断讲述。在阿特伍德看来,尽管古老的神话是口头的、地方性的,但人类强烈的...

中华诗教

哀蝉心事的丁宁词与忧国悲慨的沈祖棻词
丁宁,原名瑞文,字怀枫,1902年生在江苏的镇江,后来随她的父亲迁居到扬州。她的父亲曾经做过扬州裕宁官钱局的经理,家道殷实,所以她生在富贵人家,世家的女子才有机会念书。 丁宁是庶出的,就是说她是侧室所出,不是正妻所出,但是天资聪敏,为爱诗词...
听取花落菩提真谛
1943年秋天,就读于辅仁大学国文系的叶嘉莹先生,因为老师顾随常常在课堂上谈禅说佛,便想了解一下佛经,曾约好友刘在昭到广济寺听讲,当时所讲为《妙法莲华经》,“花开莲现,花落莲成”两句偈语给叶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归来后以词记之,《鹧鸪天&#...
叶嘉莹先生百岁华诞献礼
我虽与叶先生认识近廿载,但是隔行如隔山,又各自忙碌,遂少联系。适逢叶先生百岁寿辰意义非凡,是一个难得的回顾总结契机,亦可以将自己近年的所学所思所悟做一次全面的审视。 万里相识的殊胜因缘 有的相遇看似偶然,实质必然,都遵循一定的因果,关键是我...

钩沉趣考

华佗新说
每读《三国演义》,读至神医华佗因劝曹操开颅而被迫害致死,都禁不住义愤填膺。在曹操的淫威之下,一位神医就这样一命呜呼。后读刘禹锡的《华佗论》一文,又加深了这一印象。刘禹锡一方面对曹操杀华佗满腔义愤——“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元代科举考试中的经疑
经疑是元代独有的一种科举考试形式,它就四书中的疑难尤其是看似矛盾之处提出质疑让考生作答。研读流传下来的考题及答卷可以发现,经疑这一考试形式的水平非常之高,题目犀利独到,答卷精深巧妙。经疑注重理性思维,对儒学核心义理,如仁、性、命等辨析入微。...

评论

中国人的生死智慧
《中国人的生死观》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中江的最新力作,也是作者关于中国生死智慧研究的浓缩和结晶。该书共计七章,作者以时代为轴心,以人物为中轴,详细梳理了上至先秦,下至近现代儒释道墨法家及20个重要人物的...

书边随笔

小说的叙事形态
我们常说:“你的文字”,其实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我们知道,一般人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我们所使用的文字与词语都是公共的,文字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公共财富,如何把公共的文字变成“私有”的,这确实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小说的语言风格 我们说...

往事故实

顾随与俄国文学
顾随(1897-1960),本名宝随,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1915年中学毕业后通过北京大学国文系入学考试,但在蔡元培的指点下,先到天津北洋大学英语系预科专攻英语,两年后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20年毕业后先后在青州、济...

文化视点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吗
在中国文学中,有一个主题被广泛关注,就是情义的仗与负。这一母题衍生出两大主题,一是多情女子薄情郞,二是“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两大主题之间有不同,也有交叉,但对读书人负情负义的关注与鞭挞却是共通的,是重中之重。第一个主题中的薄...

学术社会

李政道先生帮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李政道先生是一位顶级战略科学家、物理学家。作为开创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历史的物理大师之一,李政道先生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为推动我国科技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随笔札记

沈从文的“一尺之地”
在现代的文学史上,沈从文一直处于较为独特的位置上。这个湘楚边地山水孕育的“乡下人”,并未受过多少正规且系统的教育,初涉文坛时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正确使用。然而,即使如此,他仍旧靠着自己的一股子韧劲,闯入了北京文学界,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

推介

一个编辑的思想随笔
作为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东南学术》长期以其稳健的思想立场、敏锐的探索意识、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水平,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身为刊物副总编辑的郑珊珊博士,则一直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务实严...

序与跋

重新认识泰戈尔
今年是泰戈尔首度访华一百周年,泰戈尔在中国的被接受史中存在着两极化现象:被作者狂热地模仿、被学者轻淡地研究。 早在1913年,泰戈尔甫获诺奖,钱智修就将他介绍到了中国。1920 年后,泰戈尔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书信、演讲和自传等的译作...

艺术生活

梁平的游历诗:精致的古典与秘写的现代
诗是一种理想,甚至是一种信仰,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疯狂与魔力。信仰的种子一旦生根就会融入血液、融入生活、融入时间。从这个概念出发,有一个人就是如此。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诗歌的理想以及理想的诗歌。无论险滩暗礁,还是春风得意,他始终如一,坚持不懈,辉煌...
诗是诗人的另一种“人生”
梁平是一个极具辨识度,令我尊敬的诗人。他注重诗歌艺术的叙事性,善于从寻常的生活中捕捉灵感,发现诗意。在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梁平始终保持着罕见的艺术掌控能力,不浮躁,不追风。“拒绝肤浅和妖艳,把诗写进骨子里”,既是他一以贯之的诗学主张,又是其特...

校园悦读

“观”至深处情意浓
近日读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张中行在《叶圣陶》一文中写道:“所谓二三事,是想写史传大事之外的一点零碎,与我个人有关,并且我认为值得说说的。”也正是因为张中行记下的这“二三事”,叶圣陶先生能以更丰满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二三事”中...
相关杂志
  • 读书

    读书

    2025年01期
    ¥9.00
  • 书屋

    书屋

    2024年12期
    ¥6.00
  • 天涯

    天涯

    2024年06期
    ¥12.00
  • 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

    2023年12期
    ¥6.00
  •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

    2024年11期
    ¥12.60
  • 湘潮

    湘潮

    2024年10期
    ¥4.29
  • 寻根

    寻根

    2024年05期
    ¥9.00
  • 牡丹

    牡丹

    2024年23期
    ¥4.09
  • 水利水电快报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01期
    ¥10.80
  • 群文天地

    群文天地

    2024年06期
    ¥4.89
  • 今古传奇·人物版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5年01期
    ¥9.00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2025年01期
    ¥12.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51.2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博览群书

杂志价格:¥12.6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博览群书

杂志价格:¥12.6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