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 (2023年01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化综合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书屋》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     展开
原价:¥10.00   促销价:¥6.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书屋絮语丨2023年第1期书屋絮语
早几年,美国裴士锋《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一问世即掀波澜,成为当年的畅销书,震撼史学界。他就读耶鲁大學时曾到长沙雅礼中学任教员一年,对湖南人文风情和湖湘文化特别着迷,据说其还能说一口地道的长沙话,更让我们亲近。其非泛泛之辈,凭着激情和学养钻进了...
书屋讲坛丨中有凛凛飞龙在
一 无论是从统计学来看还是国际公认,中华民族是世界第一大民族。现在如此,自秦汉以降历来亦如此。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纯粹的人种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中国现有五十六个民族,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員,尽管人种学特征不尽...
学界新论丨晚清状元张謇的中西医观
“医,技而有学者也。”张謇高度认可中医的学术内涵,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作一种技术。张謇一生读书甚杂,中医典籍也在其视野之内。从张謇日记中得知,年轻时的张謇研习过《神农本草经》,中年后读过《医宗金鉴》,曾购买《产孕集》医书,直至七十一岁高龄,还读...
学界新论丨一泓源泉各奔流(六)
《春秋》为人学,《易》为天学。《易》发源于历数和占卜,自然也属于巫系思想,乃是以象、数、理的形式,对于事物在时空中形成、持续、毁坏、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加以描述和总结。《春秋》规范人事,赅《诗》《书》;《易》统摄天理,涵《礼》《乐》。《史记&#...
红色记忆丨宋庆龄的秘书张珏
张珏于1914年出生于杭州,是张宗祥先生的长女,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生前的秘书。 1949年7月,张珏原在上海沪江大学同系同届的老同学、作家冯亦代的夫人郑安娜因调赴北京,找了张珏去接替她在中国福利会的工作,这样,在当年的8月,张珏便...
人物春秋丨蔡锷与蒋百里的生死情缘
蔡锷与蒋百里,从1901年在东京结识到1916年蔡锷病逝,这两位我国近代史上的军事英杰,结下了十六年的生死友情。他们俩一生志同道合,以建设现代化国防为同一志趣,以救国图强为终生事业,在近代史上写下辉煌一笔。他们耀眼的才华、光辉的人格、深厚的...
人物春秋丨《杂记赵家》的前前后后
《杂记赵家》的作者杨步伟(1889—1981)是著名学者赵元任的妻子,堪称民国时代一位奇女子。一般人只知道赵元任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当年并称清华四大导师,听说过他太太杨步伟女士的人则少了一大半。可是深究起来,她当年的风头名望怕是绝不亚于...
人物春秋丨不要忘了“夏老头”
一 “夏老头”是昔日燕京大学一位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美籍教授夏仁德博士(Dr.Randolph C. Saier),“夏老头”也是当时燕大学生送给他的爱称。 今天说起燕大美籍外教,我们首先想到的多半会是司徒雷登,毕竟他还是燕大创办者;其次就...
人物春秋丨作为散文家的纪果庵
日本学者樱庭弓子在《苏青导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在1944年新年号上,苏青与知堂、陶晶孙、纪果庵等当时的大作家比肩而坐,足见其地位的上升。”这里撇开苏青不谈,纪果庵在樱庭弓子眼里也是“大作家”。纪果庵也是沦陷时期京沪文坛为数不多的得到周作人...
人物春秋丨弘一法师与《金刚经》
在现代中国佛教史上,弘一以重振律学、精严持戒而高树法幢、启悟群萌,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亦幻在《弘一大师在白湖》中说,大师的佛学体系是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可谓圆融中肯之论。同时要看到,弘一对地藏、药师等法门亦有兼修。值得...
人物春秋丨叶浅予佚简及佚文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叶浅予从港脱险,与戴爱莲、徐迟、盛舜、罗寄梅等人历尽艰苦,于1942年2月抵达桂林,准备由桂转赴渝。1942年4月26日,中华全国美术协会桂林分会成立,叶浅予当选为理事,理、监事会决定筹开美展,出...
灯下随笔丨陈寅恪敦煌学研究一二
《敦煌零拾》为罗振玉所辑,1924年以自印本方式出版。此书汇录敦煌所出文学作品,包括《秦妇吟》(韦庄)、《云谣集杂曲》三十首、《季布歌》、佛曲三种、俚曲三种、小曲三种和《搜神记》一卷,其中佛曲三种分别为《须达起精舍因缘曲》《维摩诘经文殊师利...
灯下随笔丨时间尽头的缁衣才人
一 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以“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临终偈语,让后人喟叹不已。 近八十年后,2021年,泉州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这是宋元时期的世界第一大港,也是“海上...
灯下随笔丨鲁迅致陶亢德书信内外
一 鲁迅致陶亢德书信现存十九封,起于1933年10月18日,讫于1934年7月31日,集中于陶编辑《论语》与《人间世》时期。 1934年6月6日,鲁迅致信陶亢德,回答他有关学习日语的询问:“我和日本留学生之流,没有认识的,也不知道对于日本文...
灯下随笔丨钱锺书对英国诗人济慈的六次关注
与拜伦、雪莱齐名的英国诗人济慈,1821年话别人间,到今年已经二百余年,不由得想起了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对他的六次关注。 第一次,卷二《老子王弼注》第十四条。 钱先生首先对老子“大音希声”予以阐发:“聆乐时每有听于无声之境。乐中音声之作与止...
书屋品茗丨罗斯金论读书
笔者幼时曾购得一部插图版童话故事《金河王》(The King of the Golden River),现在依然存放在家中书柜的一角,虽然当时颇受故事情节和所附素描插图的吸引,但对作者的名字罗斯金并没有什么概念。机缘巧合,博士论文的选题让我...
书屋品茗丨从沈从文《边城》到岳立功“湘西三部曲”
沈从文《边城》营造的“田园牧歌”这一典型湘西文学印象,民初时曾因极致唯美文风与当时革命时代风气之“隔”而广受文坛批评,然而在新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却成为湘西文旅的“金字招牌”;无独有偶,随着《乌龙山剿匪记》《喋血边城》等电视剧热播,湘西其境与...
书屋品茗丨弦歌绛帐启宗风
曾宝荪(1893—1978)字平芳,别名浩如。她的曾祖父便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文正公曾国藩。曾宝荪1912年远赴英伦求学,1916年获得伦敦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是中国女性中的第一个理科学士。她是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活动家,两次出席世界基督...
书屋品茗丨孔庙建筑与儒家文化
孔庙又称文庙、夫子庙。据《礼记》记载:“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故孔庙又有先圣殿之称。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一跃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主流政治思想,孔子也因此受到百姓和国家的祭祀与...
说长论短丨四方同此水中天
无数关于郁龙余老师的记忆片段、对老师学术著作的阅读心得,一次次想写出,又一次次中断搁下。对我来说,要深入郁师的文本并不容易,要进入他的思想世界更是艰难。郁师精通印地语,在中印文化交流研究上有多方面的卓越贡献:刊发论文过百篇,编撰论著三十余部...
说长论短丨周氏兄弟的本草心结
为了纪念鲁迅七十诞辰,周作人在《亦报》上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后收入《鲁迅的故家》一书,算是对乃兄的一种别样的纪念。他结合鲁迅作品所揭秘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消息,称得上是难得的文献。但当事人的记忆是否可靠,这是个问题,犹有悉心甄别之必要。例如,...
说长论短丨《资治通鉴》中的“如厕”“更衣”
一 俗话说“人有三急”,到底何为“三急”,解释不一,但大都少不了直奔厕所而去的内急。内急与食色之欲同属人类正常生理反应,但五谷轮回的强度绝非作为“性也”的食色可比。人不吃不喝,总能坚持一两天,若配上点水,估计还能再撑个四五天。至于性,里比多...
说长论短丨体中不佳正堪读
偶感风寒,有些敏感症状,连做三天核酸,确认无事。晚上拿起《蔡义江新评红楼梦》,翻到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开篇说贾政点了学差出了远门,了结了宝玉挨打以来的紧张气氛,让宝玉和园中姊妹,也让读者都松了一口气。此时探春...
域外传真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 皮耶·夏哈是一位戏剧工作者,在他的小说《十九秒》里,我们能够听到人物的内心独白,了解他们的患得患失。换句话说,这部小说几乎等同一出在巴黎上演的哑剧,充分展现了剧中巴黎人的内心世界。 俗谚说,性格决定命运。《十九秒》将一些巴黎人...
域外传真丨唐绍仪与美国总统胡佛的友情
作为民国首任内阁总理的唐绍仪(1862—1938)与作为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的胡佛(1874—1964)有来往并不稀奇,但两人的因缘并非开始于公务外交。本该天各一涯的他们因缘际会,在庚子国变中结识,后又成为生活上的诤友和政治上的知己。他们都不...
史海钩沉丨曾国藩与左宗棠决裂起因新说
曾国藩与左宗棠决裂的起因,历来被认为是湘军攻下金陵后,围绕太平天国幼天王下落问题,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而彻底伤了和气。对曾国藩和左宗棠均知之甚深的《湘军志》作者王闿运却认为,两人决裂起因于李元度和刘蓉。 那是同治十年(1871)秋天,王闿...
史海钩沉丨“楚军”:晚清湘军的另一流派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到,湘军实际上有三支,一是曾国藩、胡林翼、彭玉麟统帅的湘军,一是左宗棠、刘锦棠统帅的湖北楚军,一是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统帅的湖南楚军(《寒柳堂记梦》)。然而,精于中古史研究的陈寅恪这一关于湘军的看法中,正误参半,如认...
前言后语丨地理诗写作必得江山之助
大约是2019年10月底,在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举办的“中国文学对话诺贝尔文学——首届观音山国际文学与生态文化发展论坛”上,法国著名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说:“在中国的大学里,可以看到中国在发展一种新的人道主义,鼓励...
前言后语丨最是感慨动人心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它就像一颗颗珍珠,几千年来,在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历史上层出不穷的一代代诗人,用他们深邃的目光、高超的识见、丰富的阅历、独特的感受、细腻的内心和生花的妙笔,描摹自然风光、市井生活、朝堂政治、社会百态、羁旅...
来稿摘登丨故纸出新知,健笔成信史
武汉大学陈建军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其新近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印行的《故纸新知:现代文坛史料考释》(以下简称《故纸新知》),所收三十九篇文章基本上都是以现代文学史料的钩沉与考释为主,可以视为其2015年出版的《掸尘录:现代文坛...
来稿摘登丨叶嘉莹先生谈及的弟子们
在《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一书的娓娓讲述中,叶先生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一生大致的弟子状况。 叶先生早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在1949年以前,多在中学教书,1948年底赴台湾后,始在大学任教。在台湾教书期间,叶先生的弟子有柯庆明、施淑女、陈万益...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书屋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书屋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书屋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