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 (2022年04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文化综合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书屋》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     展开
原价:¥10.00   促销价:¥6.00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书屋絮语丨2022年第4期书屋絮语
侯磊在《北京烟树》自序中写道:“童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故乡——北京。也许并不是人人都在回味童年和依恋故乡,但人始终在寻找一个自己由来的地方。从那里来的路上,我们磕磕绊绊,一路荆棘,有的刺痛了我们,有的阻拦我们。那些刺痛的地方,你要用一生...
书屋讲坛丨数字时代中西文化交流前景
一 我们读的书里充满文字,但不只是文字。图书馆有书也有图,还有形形色色的音像资料。书,广义的书,不仅限于文字信息。现在我们身处的是书——狭义的书和广义的书——的数字化时代。古埃及藏书丰富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可能有以色列所罗门王所写的《传道书》...
学界新论丨从整体上认识经济学
一 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为起点,经济学已经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却仍然还是孩子般的模样。说是一门科学吧,争论颇大;说是一类知识吧,真不具有知识的强大特征。有没有用呢?见仁见智,各有看法。有一事是明确的,从二十世纪...
学界新论丨认识中国:“社会调查”,抑或“社区研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学一般被称为“早期中国社会学”。在这一时期,以陈达、李景汉、潘光旦、孙本文、吴文藻等人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社会学者,围绕社会研究的不同议题各抒己见。其中,当年就“通过怎样的方法研究中国社会”这一话题曾发生过...
红色记忆丨吕振羽“回湘开荒”之旅
“北雁飞传一纸难,拳拳‘父命’去开荒。”卢沟桥事变之后,全国形势骤然紧张,北平中国大学历史学教授吕振羽屡屡接到父亲的家信,催促他赶紧回乡“开荒”。吕振羽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县金称市镇溪田村,其父吕公斌是私塾先生,比一般人更加关注局势发展,希望爱...
人物春秋丨清末管学大臣、京师大学堂创办人张百熙
张百熙(1847—1907),湖南长沙县沙坪乡(今属长沙市开福区)照壁屋人。曾历任清代工部、吏部、户部、邮传部等部尚书及管学大臣等要职,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人。 张百熙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张启鹏,字幼溟,号蔗泉,道光十五...
人物春秋丨顾颉刚与国立编译馆
一 1939年,国立编译馆迁至重庆白沙镇。1941年6月,受朱家骅之邀,时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顾颉刚由成都飞抵重庆,任文史杂志社副社长。6、7月间,他多次至白沙参观国立编译馆,或参与讨论相关编纂事宜。10月,顾颉刚正式至文史杂志社办公。...
人物春秋丨徐悲鸿在印度
1940年,徐悲鸿应泰戈尔的邀请在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先后在印度停留了一年的时间。当时正值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发起猖狂进攻之际,身处异国他乡的他始终关注着祖国的抗战形势,时刻把自己的心与祖国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努力寻求多种方式,用艺术的力量,...
人物春秋丨“大地之子”陈国达与地洼说
在中南大学本部校区一角,长年盛开的鲜花簇拥着一尊名为“大地之子”的雕像,它慈眉善目地注视着从这里经过的莘莘学子。这尊雕像便是被海内外誉为“地洼学说之父”、与李四光并称“北李南陈”的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北李”大名鼎鼎、举世皆知,但“南陈...
人物春秋丨一枕潇湘圆月在
将袁昌英归为尚未“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作家一类,似乎并不恰当。因为在当下几种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袁昌英的姓名往往会在一处被提及,那就是在论及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历史题材的社会问题剧时:“与郭沫若的翻案剧同调的,还有王独清的《杨贵妃...
书屋品茗丨大地上的尺度
去年,务工人员读海德格尔成了热搜话题,这不禁让人想起《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阅读史。毕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和人们对乡土中国的刻板印象形成了某种张力,仿佛圪崂里只能唱“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其实,这种...
书屋品茗丨对冬奥会的人文解读
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已圆满结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全世界为之惊艳。冬奥会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识,对冬奥会进行追本溯源的稽考和探究,有助于点燃冰雪文化梦想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由冬奥专家、雪车国际级裁判、北京体育大学教师...
书屋品茗丨一任流年似水东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在历史的沧桑之变、时代的滚滚洪流面前,每个人都是极其渺小的个体,是听任命运和环境的裹挟还是在困境中坚守自我,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长北的自传《飞出八咏园——问道途中的流年碎影》则展现了一位实现自我...
书屋品茗丨中国传统法律的精义
苏亦工先生是法律史学界较具个性的老师之一,是儒者,有情怀。笔者早在硕士一年级时便接触过他的作品,而若要论起对他的仰慕则要追溯至2019年7月他在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提出“儒者在朝则美政,在乡则美俗”。这句话来源于《荀子·儒效》“儒者...
域外传真丨历史小说的魂魄
一 令人惊艳的中文历史小说并不多见,自然与历史小说之难为有关。西方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虚构”的,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一般读者不会将其看作“史料”。龚鹏程先生说:“中国古代的小说本身就是一种史述。”换句话说,中国小说是从有声有色地“讲古”开始...
域外传真丨中国美术史的方向
自近代教育被引入起,“美术”就作为必修课出现在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当中。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美术是每个学生在入大学前都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虽然因为它不参与高考、中考等考试而变得“徒具其名”,但能进入国家规制的义务教育之中,美术的地位也可见一斑。...
说长论短丨“莳竹县”源流
对于莳竹县,最早的认知来源于百度:“古县名。北宋元丰四年(1081)置,治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属邵州,崇宁四年(1105)废。” 2020年秋,笔者为撰写谏议书院的学术报告,查找文献过程中,发现明万历《新宁县志》有许多关于理学鼻祖周敦颐的记...
说长论短丨《水浒传》的散漫与精彩
《红楼梦》大部分故事集中于贾府大观园,相比之下,《水浒传》一个特点是“散”。梁山只是个原点,故事在原点之外分散展开。百八好汉,直到七十一回才最终凑齐,足足占了百回本三分之二以上。好汉们本是因“洪太尉误走妖魔”,众多精灵、到处投胎,散在四方、...
说长论短丨一声蝉鸣两处伤
虞世南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即位,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虽然只是智囊一类的御用文官,却能常伴君王左右,颇受器重。他为人勤奋踏实,谦恭有礼,唐太宗非常赏识他,不仅常常带他参加重大典礼,游玩散步也总想着他。一天,...
说长论短丨人间夜色还如许
一 近世以艺苑高人而能行苦行者,非律宗大德弘一法师(1880—1942)莫属。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一代奇才,精通美术、音乐、戏剧、篆刻,文史修养扎实。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话剧社团“春柳剧社”,又创办了中国音乐首刊《音乐小杂志》。他男扮女装反...
史海钩沉丨谭延闿日记中的江孔殷(中)
四 在廣州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谭延闿似乎产生了一个生活习惯:在公务繁忙之余,每想精美饮食,即到江孔殷家“咄嗟之办,甚颇精洁”,至少在品质上有所保障,虽不及“吾家”,但比外面酒楼高出太多了。接下来的日记(注:本文日记原文中涉及同一人名字写法不一...
史海钩沉丨徐志摩与民国旧诗人的往来
赵毅衡先生写过一本很有趣又很有启发的书,名为《对岸的诱惑》,以个案的形式叙写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四十四位人物,其中第一篇写的就是徐志摩。赵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徐志摩留学英伦时所结交的皆是当时的著名人物,比如曼殊菲尔、威尔斯、...
史海钩沉丨郁达夫题画诗与刘海粟的画中乾坤
郁达夫与刘海粟惺惺相惜,两者均以自己所擅长的方式,在抗日战争史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刘海粟曾这样赞誉:“达夫是中华大地母亲孕育出来的骄子,是本世纪最有才华最有民族气节的诗人之一,爱国是他一生言行中最突出的品质。” 1940年1月23日,郁...
灯下随笔丨黄维樑散论
维樑出身新亚中文系,复佐以西洋文学之修养,在出身外文复回归中文的一般比较文学学者之间,算是一个异数。他动笔既早,挥笔又勤,于文学批评不但能写,抑且敢言,假以时日,不难成为现代文坛一个有力的声音。 这是余光中写于1978年12月的散文《沙田七...
灯下随笔丨读书的苦与乐
在人类的历史上,文字、印刷术和书籍的发明,对于传承知识、技术和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使人类的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在学校诞生以前,人们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都是限于家庭或部落之中。最早的学校诞生于约三千五百年前两河流域的“泥版书屋”。...
灯下随笔丨活法与活着
活法,一个高度通俗但极具哲学意味的词儿,人尽皆知,众说纷纭。对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来说,阐释“活法”需要正面回答本源性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种以直白、玄虚、难以说清而著称的问题,通常不仅仅是思维训练、道德说教,...
灯下随笔丨另一个幕末
日史爱好者对“幕末”并不陌生,幕末时代给人的总体印象,往往脱不开这几大要素:黑船、新选组、尊攘与开国、佐幕与倒幕、大政奉还与公武合体等。频发的刺杀、事变、骚动似乎都在证明,这是个风起云涌又动荡不安的时代。然而事实果真如此?本书以下级武士——...
灯下随笔丨清代“请觐”礼仪的变迁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致以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到了封建社会演变成了觐见帝王表示臣服的礼节,并且有了一个特定词语:请觐。“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礼记·曲礼下》),其实,不只是诸侯,地方官员、藩属国使节入朝觐见帝王也须...
灯下随笔丨彭燕郊的佚诗一束
200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的《彭燕郊诗文集》,主要收录了彭燕郊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诗歌、散文及文学评论等作品,对于整体展现彭燕郊的文学创作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1920年彭燕郊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193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此后...
天下好书丨《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序
梅杰是湖北黄梅人,在武汉读大学,毕业后曾在我担任董事长的海豚传媒做过两年编辑工作,遗憾的是,那时我们并不相识。到了2015年,我退休到《荆楚文库》编辑部工作时,已经在北京做编辑工作的梅杰通过微博才与我取得联系。后来,他陆续给我寄来了《现代文...
天下好书丨《自主管理身份》序
哲学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其中,“我是谁”指的就是身份问题。什么是身份?身份是用来区别“你”“我”“他”等不同主体的标识。 现实社会中,通常依靠特定的制度系统或技术手段来保障人与人之间对身份的认可,如通过权威机构为...
天下好书丨《父亲与女儿的哲学对话录》序言
这是一部奇妙的书。我相信所有阅读完此书的人,都能发出会心一笑。 最初,也想定名为《传习录》,因属对答式的哲学读本,后担心被人误解,便试图更名为《印度文化对话录》。原作者叫D·S·萨尔玛,是印度的一位博学鸿儒,因深爱自己的...
来稿摘登丨《倩女离魂》里的女性困境
郑光祖的杂剧《倩女离魂》中,張倩女的生活是不值一提的,封建伦理秩序给予张倩女的唯一命运便是成为“妇人”,她的个人幸福不由自身决定。其父在世时,张倩女便被其父指定婚姻。在张倩女前十七年的生命轨迹里,唯一能被人提起的便是“针黹女工,饮食茶水,无...
来稿摘登丨隐性对立下生命“物性”的回归
《回家》以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士兵经战两年后重返故土的故事。小说中的二元对立主要体现在以知识、战争为代表的理性和以自然、回归为代表的物性之间。如果说小说前文关于战争残忍控诉的声音极其微弱,那么关于开枪那一刻的回忆就是最袒露无遗的答案。 ...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书屋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72.00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书屋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书屋

杂志价格:¥6.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