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

中国美术报

2025年08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中国美术报》成立于2015年12月26日,是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国家级美术专业媒体。2015年1月,由...     展开

类型

周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6.00 ¥3.69
目录

美术聚焦

从创作实践出发探讨人物画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
3月11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美术报》社共同承办的“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国风堂举办。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
徐涟:融入时代精神 激发人物画创作的新活力
作为最早成型的中国画艺术形式,人物画最为直接地承担着“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其发展变化最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与历史的进程。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大背景中,人物画在题材、语言、风格、观念、材料、...
刘曦林: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创造与转化
艺术史是一部变化史与创造史。在任伯年之后,现代人物画在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于一片“衰败到了极点”的哀叹中重新焕发了生机。百年来,它如波涛汹涌,层浪迭起,其业绩与文化价值,都值得我们细细书写与深入探讨。 20世纪初,革命与改良的思潮弥漫了整个...
高云:美美与共——谈工笔人物画的语言与观念
此次学术研讨会,对于画家的创作实践,以及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以“美美与共”的主题,并结合自己的参展作品,谈一下对于工笔人物画的语言与观念的看法。 自唐五代以降,中国人物画逐渐式微,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后,...
彭锋:人物画的传播与推广关键在于理论研究
今年,《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不仅震撼了国内,也让全球为之注目,而去年的《黑神话:悟空》同样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不禁让我思考,中国人物画是否也能拥有这样的国际影响力?或许有人会质疑,绘画作为一种媒介,其受众群体相对有限,难以达到电...
尚辉:人物画语言探索的时代课题
从当下中国画坛的整体看,人物画在语言探索上的步伐似乎陷入了一种停滞状态,一些基本语言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破解。有种观点曾颇为流行,认为人物画等同于静物画、风景画,绘画的艺术价值并不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而在于形式语言探索,在于笔墨语言与结构...
高天民:20世纪人物画的现代性诉求
20世纪初,中国人的现代意识开始觉醒并迅速积聚。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到陈独秀的“美术革命”,对现代性的追求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这一口号集中体现了对现代性的渴望。 在美术领域,“科学”的引入旨在...
裔萼:中国人物画在景观社会中的困境与突围
20世纪的中国人物画曾因关注现实、贴近人生而焕发新生,成为画坛主流。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景观社会”的全面冲击,中国人物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突破困境,建构当代价值,反映时代精神,成为亟待探讨的命题。 今天的人物画发展面临三重...
于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物画回望及其当代价值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人物画创作,塑造了不同时代的经典艺术形象和叙事情境。其间既有随社会价值判断而发生的观念变革,亦有画理画法层面的技法演进,具体呈现为其对历史语境与社会现实不断塑造、契合的进程中,在中国画本体语言层面完成笔墨程式的调适与...
当代人物画创作面临的课题与应对策略
3月11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美术报》社共同承办的“人物画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国风堂举办。在当天下午的圆桌会议环节中,中国国家...
人物画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邀请展作品选刊
人物画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邀请展作品选刊...
墨韵文脉 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本报讯 3月11日,由中国美术馆、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的“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墨韵文脉”系列展览之一,汇聚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藏品240余件(套),涉及彩陶、...
回乡 走向全国的河北美术名家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启幕
本报讯 3月10日,“回乡——走向全国的河北美术名家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文峰塔展览馆开幕。作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燕赵文化振兴工程”重点项目,展览以“文脉渊长”“盛世新语”“百年回望”三大板块为轴线,汇集了刘贯道、张之万、黄胄、周思聪等1...
光阴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艺术展在深圳举办
本报讯 3月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光阴的故事——二十四节气艺术展”在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开幕。展览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交融。 策展人岳洁琼...
三大『爆款』文化产品的创新逻辑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文化领域的内容频繁被代表委员们提及,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其间,三款“爆款”产品——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及文创产品“凤冠冰箱贴”被拿来一起对比,再次激起了人们对文化产品创新的热议。尽管三者...
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京开幕
本报讯 3月10日,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时代匠心——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时代匠心”为主题,聚焦当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特征和亮点,通过...
艺术作为幸福的实践:公共艺术季中的社会价值与共同体建构
1 月 4 日至17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第四届新都市公共艺术季”在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展厅举办。本届公共艺术季展览共分五个板块:“不期而遇”“多元象限”“五感艺术的 N 维世界”“重塑邻里计划”“跃跃欲试的行动”。在...
艺坛短波
媒介身份——江西×重庆实验陶瓷艺术邀请展在南昌举办 3月3日,由江西省美术家协会、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媒介身份——江西×重庆实验陶瓷艺术邀请展”在江西省南昌市红艺术空间开幕。本次展览以“媒介身份”为主题,邀请江西...

艺术家

周京新中国画作品展
本报讯 3月4日,“周京新中国画作品展”在张家港市美术馆启幕。“水墨雕塑”是周京新从1995年开始不断探索的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绘画语言,其初衷是在直面现实物象之时,遵循中国传统绘画写意笔墨精神,同时借鉴西方雕塑语言的空间表达特质,将写、雕、...
余友涵的早期经验与晚期风格
本报讯 3月14日,“友涵与余友涵:余友涵的早期经验与晚期风格”展览在深圳美术馆启幕。展览通过余友涵的早期实践与其晚期创作之间的对话,向观众展现出艺术家的个人生涯与中国当代艺术自身发展及其背后的思想流变形成的互文关系。 余友涵1943年出生...
徐青峰:清风徐来
本报讯 2月28日,烟台美术博物馆(烟台画院)推出“名家邀请”系列之“清风徐来——徐青峰绘画作品展”。展览汇集了徐青峰数十载艺术探索的精华,通过油画与水墨的双重表达,展现了其作品中独有的清雅意蕴与深沉哲思。 徐青峰身兼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山东...
海报看展
熊召政:家住长江边 3月1日至3月23日 武汉·湖北美术馆 展览以“家住长江边”为主题,通过“寻荆问楚”“江山信美”“江汉九歌”“乡愁养我”等篇章,展现了熊召政精湛的书法艺术和深沉的故乡情怀。展览现场,1号展厅与2号展厅相辅相成,...

专题

灿若星河——画院(青年艺术家)优秀创作成果展览
万物共生 沈晨阳作品展在《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举办 艺术家简历 沈晨阳,1991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硕博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李可染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前言 观看沈晨阳的作品,...
大湖芳华 安徽省女画家作品邀请展
前言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由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合肥市妇女联合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巾帼画会主办的“大湖芳华——安徽省女画家作品邀请展”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拉开帷幕。 长期以来,广大女性艺术家坚持以人...
解缚与重塑 油画材料演进中的技术突破与语言革新
【编者按】自15世纪油性媒介革新至当代合成材料的应用,材料创新始终推动着油画语言的突破。艺术家通过新材料的创造性应用与传统技法的有机融合,不仅拓展了物质载体的表现维度,更构建了技术革新与艺术表达的深层互动机制。这种从物质层面对绘画本体的持续...
开源与革新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践与应用案例
新时代以来,设计师更加注重对本土文化的思考,“开源”“革新”的设计理念在建筑和环境艺术设计中被广泛应用。“革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开源”是指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追溯。本文通过设计实践与考察,结合几个典型案例进行解析,对“开源”与“革新”...

副刊

笺纸界行的由来
在笺纸众多的别名中,有一种雅称即以其书写行数命名——八行书。八行书之称,由来最古,自南朝以来,八行书已成为友朋间书信往还的一种代指。 关于八行书的典故,最早见载于唐欧阳询等人所编《艺文类聚》卷三十一《人部十五·赠答》,此卷收录马融...
《中国当代美术制度研究》序
中国当代美术制度研究是一大课题,李朝霞及课题组的关注在于美术组织、评价体系、传播系统、会议制度四个点,由此而及他,探讨制度中的人以及人与制度的关系。通常认为,制度是规则,用于约束人的行为,或者说,避免冲突,从而使人的行为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杏花:“及第花”的荣耀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杏花,于仲春时节悄然绽放,恰如宋代诗人汪莘在《好事近·春早不知春》中所描绘的:“不寒不暖杏花天,花到半开处。正是太平风景,为人间留住。”这一时刻,不早不晚,不寒不暖,被视为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作为春天的使者,杏花的绽放也宣告着春...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91.8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国美术报

杂志价格:¥3.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国美术报

杂志价格:¥3.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