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

中国美术报

2023年2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中国美术报》成立于2015年12月26日,是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国家级美术专业媒体。2015年1月,由...     展开

类型

周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6.00 ¥3.69
目录

美术聚焦

2023毕业季观察
【编者按】每年的毕业季都是各大美术类院校毕业生展示自己在校期间学习成果的重要时刻,这些或表现重大题材,或呈现文化热点,或展现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多元化的毕业创作,充满了新颖、鲜活的青春气息,充分体现了敏锐性、前沿性和时代性。 综合来看,2023...
艺术之力量 生活之理想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观察
毕业展,既是毕业作品的展示,也是毕业生步入社会、接受社会检阅的第一步。2023年,全国艺术高校再次迎来了热闹非凡的毕业展示季,从传统毕业展到盛大的开幕展演和嘉年华,再到覆盖全城的艺术节展,近些年各大美院都在不遗余力地迭代升级,体现出多元的风...
艺术走进大众 绘就时代之美 天津美术学院2023年毕业季观察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又是一年孟夏时节,天津美术学院2023年毕业季如期而至。本届毕业季以“笃行·致远”为题,“笃行”取自《礼记·儒行》中的“笃行而不倦”,意为坚持不懈向着既定目标前行,“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篇》“非宁静...
这一代人的所思所为 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谈当下的青年艺术
6月7日,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信息:“来中央美院看毕业展的很多观众抱怨:1.排队;2.看不懂;3.退票”,引得很多朋友留言,主要是针对“看不懂”发表了意见,认为看不懂是常态,需要不断接触这些年轻人的艺术,慢慢地就理解了,看懂也是需要学习的,而且...
艺科融合 惟实励新 广州美术学院的毕业展观察
作为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美术学府,广州美术学院的毕业展历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23年,以“聚能”为主题,397名研究生和1437名本科生分阶段在昌岗校区和大学城校区分别展出他们的学艺成果。大学城校区的本科生毕业展又分为两...
期待高水平的毕业论文
每年的五六月份我都要看几十本来自不同院校的毕业论文,本、硕、博的都有。十几年前,论文数量还没这么多,每一本都能看得比较仔细,遇到写得好的论文,自己也受益匪浅。看得细,自然答辩时提的问题也更有针对性。现在,几十本论文,薄的厚的,粗略估计也有几...
对美术学研究生 毕业论文的一点观察
在每年的美术院校毕业季中,研究生毕业答辩会都是重头戏,今年也不例外。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美术院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在数量上有了显著增加,因而参与答辩的论文数量也比过去多了不少。就笔者参与的几所美术学院(北京三所、上海一所、安徽一所、广西一所)...

美术新闻

“隋唐刻石三十品新探”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
本报讯 6月5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承办,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协办的“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隋唐刻石三十品新探”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新·生  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
本报讯 近日,由江苏省美术馆自主策划的特展“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该展为“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聚焦于20世纪中期江苏传统山水画的转...
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推出首届艺术书展
本报讯 6月15日至18日,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英文简称BIBF)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书展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协会主办,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承办,阿...
中的精神 当代中国设计与工艺展在深圳开展
本报讯 6月6日,“中的精神——当代中国设计与工艺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展览聚焦于中国当代设计创意和工艺制作的呈现,强调“中的精神”这一主题,突出“中”的哲学观和美学观在中国当代设计与工艺中的呈现。展览由荣宝斋主办,荣宝斋...
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 第十届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在线上展出
本报讯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点活动之一的“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2023)”于线上展出。 “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始于2014年,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学...
汉字中国展,呈现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
本报讯 6月10日,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配套活动,“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启幕。本次展览汇集珍品共220件,其中一级文物70件,珍贵文物90%以上,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
茶和天下 典籍里的茶展览在京举办
本报讯 6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茶和天下——典籍里的茶”展览开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茶文化典籍,从典籍的视角出发,全面展示中国茶文化,让观众可以在珍贵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里“...
众山皆响:《画中九友集册》以1.91亿港币成交
本报讯 中国嘉德正于北京举行30周年拍卖,书画板块阵容星光熠熠。其中,一套重磅书画《画中九友集册》,特别安排在香港以单一拍品专场的尊贵待遇上阵。6月13日,尽管举槌之时已踏入凌晨,但丝毫没有影响各方藏家竞买的热情,历经近65口喊价后,以连佣...
亚运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点燃
6月1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本次仪式秉持人文自然、简约神圣的基调,充分呈现了“以中华文明为柱基,以奥林匹克为引导,历史与未来辉映,良渚与亚运交响”的美好图景和精神内核。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采集亚运火种...
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巡展首站在深圳开幕
6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指导的“元境——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巡展首站”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展。展览根据“元境”主题,通过四位(组)艺术家的新媒体艺术实践,以“造境”的美学方式,在情...
古罗马之光
6月12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指导的“古罗马之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展。这也是中华世纪坛“世界文化季”之“世界一流博物馆馆藏巡礼”板块的重要组成。此次展览汇聚了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甘肃建成岩画数字影像数据库
6月13日,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完成了对甘肃省72处岩画文物本体高精度数据采集和加工处理工作,建成了甘肃岩画的数字影像数据库。用影像记录了岩画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地形地貌和地物复杂程度等,并对岩画进行了数据测量和完整信息的记录,...
闫振铎:无界
本报讯 6月12日,“无界:闫振铎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闫振铎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作品涉及写实、表现、抽象等风格样貌,材料手段涉及纸本水墨、油画、岩彩、雕塑等,以及创作的丰富性及复杂性。时至今日,他依然是各种材料技法交替使用...
方照华:岁月如歌
本报讯 6月13日,“岁月如歌·河南省老艺术家美术作品展方照华水墨画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是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岁月如歌”系列展览之一,展示了方照华作品120余幅,全方位展现了方照华水墨...
周石峰:兴会烟霞
本报讯 6月16日,由武汉美术馆、中国画学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和青岛澜湾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兴会烟霞——周石峰中国画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开展,共展出周石峰105件(组)作品。此次展览是武汉美术馆地域文化梳理系列个案研究展的延续,以个...
白明:成器与物归
本报讯 6月13日,“成器与物归——白明艺术之旅”在北京壹美美术馆开展,展示艺术家白明对陶瓷、水墨、油画、大漆等多个领域的艺术语言范式进行探索的实践痕迹与心路历程。此次展览是对白明30年艺术生涯的一次阶段性回顾与总结。 白明的艺术之旅超越了...
黄永玉逝世,享年99岁
本报讯 艺术家黄永玉因病于2023年6月13日3时43分去世。 黄永玉,1924年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委,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满维起辞世,享年69岁
本报讯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画家、中国水墨画院院长满维起于2023年6月12日中午11时58分因患癌症逝于北京,享年69岁。 满维起,1954年出生于天津市,毕业于原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水墨画...

专题

美在新时代 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
2023年5月23日,中国美术馆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纪念日迎来建馆60周年。中国美术馆60年的发展历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美术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是人民文艺事业发展的忠实记录。 习近平总书记5月21日给中...
致敬经典
在各种文艺形式中,美术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成为与人民群众联系广泛的艺术形式。经典美术作品思想深刻、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一代代优秀的美术家们,用真情、真心、真艺,表现历史与时代,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引领美术...
墨韵文脉
中国艺术最重要的精神,便是凝固艺术家瞬间感悟和生命激情,蕴含古老民族伟大智慧的——写意。明清之际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书画,正是传统写意艺术的巅峰,二人同时也是传统开始向现代转型时最具创新意识的代表性画家,为后世树立起不朽的创新标杆和精神标杆。 ...
塔高水长
长征题材美术创作,作为新中国美术创作尤其是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构成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篇章。“长征精神”篇章从中国美术馆藏作品中精选60余件长征题材佳作,会同中国美术馆精心组织雕塑家们集体创作的《...
美美与共
作为国际艺术交流重要窗口的中国美术馆,一直重视国际艺术作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时至今日,中国美术馆已经拥有近4000件来自五大洲百余个国家的艺术珍品。 中国美术馆积极响应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主办了主题为“美美与共”和“艺...
第三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在湖南美术馆举行
前言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美术工作的指示,是我们做好美术工作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举办第三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文学入画六人行
主办单位:中共永康市委宣传部 永康市鲁光艺术促进会 协办单位: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永康市鲁光艺术馆 北京星昊天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展览地址:《中国美术报》社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2023年6月25日—6月29日...
鲁光:我的艺术符号
我爱画牛,也爱画猫、画鱼、画花鸟,偶尔也画几笔山水、人物。其实画什么都是在画自已。物象只是一种艺术符号,表述的是我的人生理念、审美情趣,抒发的是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鞭笞。有内涵的艺术,接人气、接地气,是有生命力的艺术。我在画牛的作品上...
肖复兴:文学入画断想
文学入画,在我国有古老的传统。唐代诗人王维的画十分了得,苏轼称赞“画中有诗”,便是对文学入画最明确的诠释。王维大概算是文学入画的鼻祖了。陈师曾有一段名言:“画中带有文学性质,含有文人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连辑:绘画的文学性
文学入画其实是一个古老的艺术命题。它既是一种理论见解,又是一种艺术实践。盛唐的王维就是这个艺术命题典型的破题人。王维诗写得好,画画得好,特别是诗、画融合得好。所以苏东坡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以诗入画,就是以文...
石楠:我画我心我爱
我爱一切美好,一生都在追求美。我写有关画家的文章,获得了中西方绘画全方位的滋养。我想习画,并没有想当画家,只是我坚信,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追求和学习。停止了学习就衰老了,我想学点自己喜爱的以娱晚年。寻芳途中,我常常被鲜活的美打动,忘了世...
赵丽宏:我和书画的缘分
明人张岱有妙语:“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深情和真气,与一个人的爱好和性情紧密相连。一个人活着,除了自己谋生的职业,如果没有一点爱好,没有一点闲情逸致,那一定是无趣之极。读书、听音乐、书画,是我一生的爱...
冯秋子:我不知能否画出我想画的东西
一个人能够做的,取决于其心灵蕴藏的多寡,取决于其与自我的交战性质、质量,取决于其信念方向和着落方位,取决于其心性格局、审美志趣,取决于其与世界的关系、与人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感触方式,取决于其心地空间的大小、吐纳的内容选择和韧性强弱,取决于其...
待把江山细图画
前言 “江左风流”由来已久,而吴门风雅又曾一度冠甲江南,苏州的丹青绘事更是占据中国古代美术的半壁江山,明代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对中国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一直延续至今。苏州国画院是20世纪我们国家最早成立的专业美术创...
雉水风流
【编者按】2021年,江苏艺术基金传播推广交流项目“雉水风流——东皋印派文献展”正式启动。本项目由南通大学、中共如皋市委、如皋市人民政府、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博物苑、中共如皋市委宣传部...

美育

潘天寿《松鹰图》的气势经营
《松鹰图》是潘天寿在指墨画创作高峰期的一张经典作品,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潘天寿指墨画艺术的高度。这张画是一个大开合的构图,分上下两部分,一开一合。以左下方的石头作为画面气势“开”的起始,松鹰在上面呼应合拢。画面从中间分成两段,这两部分又是如何做...
熊莉钧绘画镜介中的精神隐喻
《纸醉金迷》是熊莉钧在个人作品展“绿洲”中新推出的系列作品之一,这一系列与《变形记》《绿洲》《开放的立方体》《昔日重现》四组作品共同构成了熊莉钧以不锈钢镜面为媒介的形式探索;同时,也指示着艺术家的生存体验与精神指归;镜面留白与镜像映射重叠、...
中国国家画院刘云工作室高研班课堂教学实录 刘云:让中国画的写生创作多一些可能
名师简介 刘云,湖南岳阳人,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六、七、八届理事,湖南省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南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书论解析(十)
《兰亭》出唐名贤手摹,各参杂自家习气。欧之肥,褚之瘦,于右军本来面目不无增损,正如仁智自生妄见耳。此定本从真迹摹取,心眼相印,可以称量诸家《禊帖》,乃神物也。 译文: 《兰亭序》出自唐代书法名家摹本,但掺杂了各家习气。欧阳询摹本的肥,褚遂良...

副刊

恽南田:满纸静气桃花图
我之于南田之心有所契,缘于恽南田一幅桃花图。画面上一折枝桃花,自右向左斜入,没骨法点染。浓郁又冷淡的色调,含烟带雾,云霞弥漫,满纸静气,实在吸引人。 都说桃花难画。也见过一些桃花图,看画时,人好比置身于喧嚣声色之中,有时俗艳,有时繁乱。画桃...
《中国美术馆人话馆藏》:展示藏品之光、艺术之美
《中国美术馆人话馆藏》 主编:吴为山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2023年5月23日是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的日子。 藏品是中国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学术之基、活化之源。60年时光荏苒,中国美术馆现典藏各类优秀美术作品13万余件,每一件都有故事。...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91.8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国美术报

杂志价格:¥3.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国美术报

杂志价格:¥3.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