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

中国美术报

2023年1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中国美术报》成立于2015年12月26日,是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国家级美术专业媒体。2015年1月,由...     展开

类型

周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6.00 ¥3.69
目录

美术聚焦

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 新时代中国画创作的一次大检阅
3月18日,“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举行开幕仪式。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 作为中国画领域五年一次的届展,“第...
田黎明:中国画创作呈现出时代奋进的生态面貌
【导语】进入3月,“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时代温度——当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学院——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暨中国画教学与创作论坛”等概观中国画发展面貌的全国性大展相继举办。在“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的展览现场,我们特约采访了中国美...

美术新闻

博物馆建筑设计要打破“围墙”
【编者按】 2023年,建筑界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奖授予城市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活动家戴卫·艾伦·奇普菲尔德爵士CH,他的博物馆作品向来无视“博物馆是精英文化场所”这一观念,并认为博物馆设计“要与所在城市交织为一体,打破界...
博物馆应是能够漫游的公共空间
博物馆、美术馆是以传播文化为目标,并集收藏、研究、展览、审美教育、文化交流、公众服务于一体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作为一个向全民开放的建筑,它是城市里最具活力、最有号召力的文化枢纽和文化空间,公共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但我们目前的博物馆与公众之间,...
文化建筑要与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
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图书馆等文化建筑在建筑行业通常被称做公共建筑,但与其他公共建筑如住宅、医院、学校不同,它不仅服务于公众的日常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即传递人的精神文化价值。建筑设计方面,除了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外,还要考虑让建筑与...
催化日常活动的当代博物馆空间设计
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博物馆文化事业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博物馆逐渐摆脱了过去仅作为文物收藏、展示空间的存在,博物馆的各类空间也日趋开放。随着多元功能的引入,越来越多的人把逛博物馆视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在博物馆的特有文化...
文化地标建筑的科学理性塑造
长期以来,城市中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大型文化建筑,广泛受到市民的喜爱和关注,地位之高又往往被当作标志性建筑来建设。在产生了许多建筑精品的同时,公共文化建筑与“奇怪”建筑也出现了许多交集,许多造价不菲的建筑成了大家心目中的丑陋建筑。究其...
科幻文学火了,科幻艺术热潮何时到来?
2023年开年伊始,来势汹汹的电影《流浪地球2》和电视剧《三体》一下子掀起了一股科幻热潮,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原著的作者刘慈欣。 科幻文学之所以极具魅力,是作家们能够利用当代科学的最新进展,来想象一个无比绚烂的未来,或者用科学的思维去讲述一个发...
盛世修典 赓续文脉 再铸辉煌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是习近平同志2005年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关心、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去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在“大...
譬若香山  古代犍陀罗艺术的文明印记
本报讯 3月15日,“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巴基斯坦国家遗产与文化署考古与博物馆局共同主办,是截至目前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展览自2019年开始筹备,受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
礼敬先生 大道丰碑  周令钊、钟涵、邓澍、侯一民、詹建俊、李化吉先生纪念展在京开展
本报讯 3月14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壁画学会、中国油画学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大道丰碑:周令钊、钟涵、邓澍、侯一民、詹建俊、李化吉先生纪念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 六位先生是老一辈美术家、美术教育...
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作品在渝集结
本报讯 3月14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和西南大学联合主办、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学院——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暨中国画教学与创作论坛”在重庆西南大学博物馆开展,共展出全国64所艺术院校的109位青年教师的中国画作品以及...
明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特展在沪展出
本报讯 3月25日,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十周年系列展之“龙与士——明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特展”,展出83件(组)明代书画作品。 在展出的作品中,观者不仅可以看到行旅、送别和雅集文化如何出现在明代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里,也将看到手卷、扇面和...
书法进校园 传递书道薪火  2022中国国家画院与怀柔区教委书法进校园合作项目展开幕
本报讯 3月17日,由中国国家画院、北京市怀柔区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承办的“书道薪火——2022中国国家画院与怀柔区教委书法进校园合作项目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早在2020年9月,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就与北京市...
交互之眼:呈现当代国际版画生态
本报讯 3月20日,由深圳市龙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中国版画博物馆)主办的展览“交互之眼——国际当代版画生态”在中国版画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基...
传承文化美学 建设书香社会 《读者》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在京举办
本报讯 3月16日,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读者杂志社承办,北京画院提供学术指导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读者》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于北京画院美术...
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巡至南宁
3月1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广西美术馆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南宁站)”于广西美术馆开幕,展出近200组架上连环画作品。展览作品围绕社会生活中的丰富题材,涵盖水墨、油画、版画、水彩、综合材...
以路为媒
近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彩票公益金(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资助,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以路为媒——从...
重聚·王式廓艺术扶持计划回顾活动在京举办
由王式廓艺术基金会发起,并携手中央美术学院、今日美术馆联合组织的“重聚·王式廓艺术扶持计划十周年回顾活动”日前在今日美术馆举办。2022年是王式廓艺术扶持计划设立以来的第十年。此次系列活动对“王式廓奖学金”及“今日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中央美院美术考古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3月18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在京学者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考古学、历史学、美术史学科等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与中央美院师生代表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揭牌仪式后的三场座谈会中,专家学者就美术考古相关议题以及美术考古研究中心...
2022新文艺群体陶瓷绘画作品展开幕
3月15日,“2022新文艺群体陶瓷绘画作品展”在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景德镇)开幕。展览得到了全国新文艺群体艺术家的关注和广泛投稿。经过规范严格的初评和复评,遴选展出的115件作品,集中展示了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家的用心用情用...
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2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的通知》《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要求,《中国美术报》社已对持有新闻记者证并拟通过2022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人员资格进行了严格审查,现将拟通过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开接...
刘万鸣:乡情
本报讯 3月18日至3月27日,“乡情——刘万鸣写生·书法作品展”在北京荣宝斋当代艺术馆举办,共展出刘万鸣的111件艺术作品,呈现出刘万鸣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写,表达出他对乡间风物、童年记忆、故乡名人、风土人情的回忆与思念,也...
张仰浚:大道至简
本报讯 近日,“大道至简——张仰浚的图案写生变化”展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 在张仰浚4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担任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长达25年,亲历了四川美院图案学和工艺美术体系的生长与转型,奠定了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石,是四川美院设计...
丘挺:踵事增华
本报讯 3月18日,“踵事增华:丘挺艺术展”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出丘挺的160余件作品。“踵事”即继承传统,“增华”则是在继承中有所发展。丘挺长期致力于中国画语言的探索与理论研究,注重各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尤其在水墨探索中与不同文化...
海报看展
徐乐乐:惟微 3月4日至5月8日 南京·乙观艺术中心 此次展览是徐乐乐跨越近30年作品的集中呈现,其中既有充满灵趣的新作“生肖”系列、首次向公众展示的“中国画画世界”系列,还有洋溢着古韵闲趣的“秋庭雅集”及“开脸集”四个系列代表作...
孙其峰逝世,享年104岁
本报讯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美术教育家、国画家、书法家、天津美术学院顾问、教授孙其峰于2023年3月20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4岁。 孙其峰原名奇峰,曾用名琪峰,中国国家画院院部委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

专题

第九届“中原美术”学科建设系列活动回顾
【编者按】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2月15日,由郑州大学、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主办,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学研究中心中原基地、中原美术创作与研究基地、郑州美术馆共同承办的第九届“中原美术”学科...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第九届“中原美术”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
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2月15日,由郑州大学、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主办,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学研究中心中原基地、中原美术创作与研究基地、郑州美术馆共同承办的第九届“中原美术”学科建设系列活...
融合·开拓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及研讨会纪要
2023年1月5日至2月15日,“融合·开拓——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展出,该展览是2022第九届“中原美术”学科建设论坛重要的系列活动之一。展览共展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在职教师和外聘导师的国画、油画、水彩...

美育

水墨小品人物画创作步骤(下)
构思构图 下笔之前,心里做一个大体的盘算是必要的。首先是画什么内容,什么样的人物出场,出场人数多少,以及什么样的情节、什么样的环境氛围等等。画幅的权衡,四尺三开,抑或对开横幅,要么四尺六尺整幅。画面中,人物的大小比例、大概位置、具体形象、装...
读画·新青年张大箴
张大箴的作品与他的师承、家学以及成长环境是相关联,可以把这些当成他创作思绪中的后着力。他有三类不同味道的山水画,其中有与其父亲张谷旻老师的写生手法相近,还有一种纯粹是他个人有想法的线描写生稿,另一种就是设色的山水画,比如《山水有灵 钟声不...
中国国家画院梁明工作室高研班课堂教学实录 梁明:南腔北调话写生
名师简介 梁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外聘研究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主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我是客家人,典型的“南腔”,但我的作品呈现出较重的“北调”气息,这和我的个人性情与探...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书论解析(九)
米元章尝奉道君诏,作小楷千字,欲如《黄庭》体。米自跋云:“少学颜行,至于小楷,了不留意。”盖宋人书多以平原为宗,如山谷、东坡是也。惟蔡君谟少变耳。吾尝评米书,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东坡之上。山谷直以品胜,然非专门名家也。 译文: 米芾曾经奉宋...

副刊

艺术狂人 解读梵高的想象标签
【编者按】梵高可谓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西方艺术家之一。早在20世纪初,梵高作品就已经为中国人所知,在之后的百余年间,中国人不断发现梵高、诠释梵高,甚至复制梵高。梵高的形象最初是如何被中国知识分子接受、想象和改造,逐步发展到今天大家熟知的“艺术...
在南洋以画筹赈的徐悲鸿
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为了支援抗战到南洋地区举办画展义卖来募集赈灾资金。1939年1月9日,徐悲鸿由香港来到新加坡举办筹赈作品展览会,带着千余幅作品,其中有他颇费周折、花费大量资金征集而来的张大千、齐白石、吕凤子等人的精品。同年3月14日,“...
赐福神兽“天禄”
“天禄”是古代能祛除妖邪的镇墓神兽,通常与辟邪并列成对出现。其中天禄寓意保天赐福禄,辟邪寓意镇魍魉妖邪。关于两者的记录,魏国学者孟康在对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的注解中写道:“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禄,两角者或为...
儒雅可亲的前辈
近日整理早年书信影集,看到数张田自秉(1924-2015)主持我博士论文答辩的照片和一封田写给我的信。看照片使我回忆起26年前的往事。1996年6月,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旧址恭王府的葆光室举行。按研究生部的安排,论文答辩委员会...
呼唤“佛教造像学”
《北朝中晚期石刻佛像的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 作者:黄文智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拿到天津美术学院黄文智博士《北朝中晚期石刻佛像的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的书稿,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史岩的“佛教造像学”课程,想到他未完成的著作《佛教造像学》。...
赵孟頫:游戏人间的罗汉
元代画家赵孟頫的佛道画常被忽略。他参禅问道,与明本、大䜣等江南禅师有密切交往,堪称士大夫参禅的典范,并与道家真人相往来。他一生佛道写经众多,亦曾绘制佛道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红衣罗汉图》即为其中的经典之作。 图中绘一罗汉着红衣端坐古树荫...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91.8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中国美术报

杂志价格:¥3.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中国美术报

杂志价格:¥3.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