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大江南北 (2024年01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
《大江南北》由上海市社联主管,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主办,是一本公开发行的文史类综合性期刊,以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     展开
原价:¥6.00   促销价:¥3.6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卷首语丨新年献词
当岁月的车轮驶过一年的终点,当东方的朝阳冉冉升上地平线,当零点的钟声还在耳边回响,当你打开这期油墨飘香的《大江南北》,2024已悄然来到身边。 回首2023,这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14亿多中国人按照大会描绘的...
特稿丨中国大市场 世界大机遇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它是世界贸易史上的首创。2023年11月10日,第六届进博会圆满闭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宣布,按...
历史研究丨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新四军建军之魂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
历史研究丨文化铁军这样铸就
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纷纷加入新四军,不仅缓解了新四军干部和知识人才缺乏的矛盾,也提升了新四军的整体文化战斗力。同时,新四军采取了一系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做法...
历史研究丨抗战时期党的“三大法宝”运用在运漕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抗战时期,中共含山县运漕区委的工作证明,只要运用好“三大法宝”,革命力量就会由弱变强,革命形势就会柳暗花明。 临困受命,履职古镇 1943年是抗日战争由战略...
时事纵横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
2023年11月30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于如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部署。...
专稿丨牢记总书记嘱托,讲好红色故事
2023年12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盐城市考察新四军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
扬我中华魂丨中缅边境戍边人
“罗队,拉我一把!”第一次参与边境巡逻的新警对滇滩边境派出所姊妹山抵边警务室老民警罗剑说道。 一支扛着五星红旗的巡逻队前行在云南保山腾冲的边境线上,再往上300米,就是中缅北5号界碑。他们已经走了4.2公里的上坡步巡道,可最后的这一段,难比...
缅怀篇丨张爱萍与彭雪枫的战友情
张爱萍出生于“天府之国”四川达县,彭雪枫出生于中原大地河南镇平县,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成为新四军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将领。他俩在革命战争年代里相识、相惜、相助,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同学“红大”结友情 早在中央苏区时,张爱萍与彭雪枫...
缅怀篇丨汤林泉:“永不残废的人”
汤林泉,一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身负重伤、落下残疾的一等荣誉军人,本可以在江苏省革命残废军人教养院(后改为“疗养院”)休养终身,却多次向组织请求,坚决回到家乡奉贤县江海乡高级合作社,把抗美援朝精神带到农业生产中,作出了优异成绩,被誉为“永不残废...
缅怀篇丨长将挚爱向光明
扬州市党史办几年前曾约过我一次稿,他们要收集、出版从扬州走出去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女战士的纪念文章,我的母亲也是其中一位。我觉得母亲就是位普通的老兵,没什么显赫的战功和傲人的事迹,不写也罢。但母亲那代人,生在民族危亡的战争年代,只要不甘沉沦,她...
缅怀篇丨策马苏中为国酬
抗日战争时期,在苏中里下河地区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抗战英雄。他指挥部队在海安、东台、姜堰、兴化等广袤的水乡平原和日寇英勇作战,因其留有一脸络腮胡子,再加上打仗勇猛,老百姓美称他为“胥胡子”。他就是曾任新四军苏中二分区特务一团团长的胥金城。他的英...
缅怀篇丨父亲与王必成将军二三事
我的父亲谢立才是一位红军、新四军老战士,安徽金寨人,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参加了革命,194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去世后,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我看到了一张他保存的皮定均、陈时夫、王必成等前辈的合影。看着虽已有些破旧但依然清晰的照片,我耳...
征战纪事丨和尚庄战斗记事
解放前,在江苏省涟水县南集镇冯罗村,有个庄子叫和尚庄(现划归皂角村周殷组)。提起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故事。 以前,南集镇下营村有个和尚庙,在周殷有几十亩田,人称“和尚田”。由于和尚庙离这块和尚田有些远,方丈就把田分给当地的穷人种;种和尚田的农...
征战纪事丨新四军52团的精彩战斗
张宜友,1914年生于安徽省金寨县长岭乡洪畈村,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后期,张宜友担任新四军第6师18旅52团团长,指挥了一系列精彩战斗,在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52团系后被命名为“沙家浜团”的原中...
老战士专访丨从硝烟中走来的老寿星
在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顾桥村有一位百岁老人,他叫刘文祥。他曾参加苏中战役,打过黄桥,渡过长江,转战上海,进攻舟山等,是从炮火硝烟中一路闯出来的老革命,有着传奇不凡而又朴实无华的岁月人生。 癸卯重阳佳节,笔者有幸走访刘文祥老人,老人头戴军帽,精...
随感录丨“跳塘”与“尿遁”
在嘉兴海宁的钱塘江岸,有一条以条石垒砌的“捍海大堤”。历史上海宁江潮汹涌,塘堤一旦溃决,则人畜漂流、庐舍荡然,景象悲惨。 自宋朝起,朝廷开始建立塘堤修筑的责任追究和保固制度。清朝雍正年间,实行塘官“责任制”:把责任人的姓名、修筑塘堤的长度和...
随感录丨党员干部心当“安”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和要求,担当时代重任,党员干部当涵养“三安”心境。 “安之若素”的心态。作为党员干部,有了“安之若素”的思想境...
随感录丨移风易俗倡“三新”
乘时代东风,破陈规旧俗,过美好生活,是广大农民的心愿。笔者长期在乡镇工作,认为要做好移风易俗,着力点应放在“三新”上。 主动摒弃旧观念,积极导入新理念。在农村,红白喜事是“最热闹”的活动,许多旧习惯、旧风俗、“旧把戏”也趁机粉墨登场。比如结...
随感录丨失能老人需社会共同关爱
很多老年人因疾病、事故,丧失了自理能力。失能老人不仅自己生活极为不便,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这些家庭面临的难题。 据国家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達到2.8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者...
青少年绿洲丨半碗菜里的师生情
我出生在农村,村子的不远处有一所小学,招收附近几个村子的学生。为了方便学生,高年级实行寄宿制,所以我從四年级开始便在学校住宿了。 学校开办了一个小食堂,我们这些寄宿的学生从家里背来米,到食堂换好饭票。每天中午放学,我们和低年级的学生一样回家...
青少年绿洲丨一辈子的守陵人
在江苏省海安市洪旺村的赵坚烈士纪念碑前,92岁的守墓人赵凤和老人,正在给祭扫人員深情讲述赵坚烈士短暂而又辉煌的革命生涯。这是他在这里守墓的第76年。 赵坚,南京籍地下党员,1945年11月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杀害,年仅23岁。当时...
青少年绿洲丨那一次3000米长跑
由于家境贫困、营养跟不上,我从小体质就弱,上学以后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更不用说参加学校的运动会。 高一那年6月份,学校又要举行运动会了。上自习课的时候,班长和体育委员拿着本子统计同学们报的比赛项目。大家争先恐后地报名,只有我十分安静,觉得...
青少年绿洲丨自办德育馆教育青少年
每逢双休日、寒暑假,很多中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的“苏中抗战史料馆”参观,听该馆创办人、烈士后代、革命传统教育辅导员季真讲述苏中地区抗战故事,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
老区采风丨兴化李玉云:让竹泓木船“游”得更远
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引江社区“相聚缘”儿童欢乐园里,新添了一艘“巨无霸”游船,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这艘古色古香的大船,是谁巧手打造的呢? 苏中地区目前最大的木质仿古船 这艘大型旅游观光船,长34.88米,宽9.2米,高12米。船有3层,设计、...
老区采风丨红色沃土生态绿 业兴三江红胜火
三江营地处江苏扬州市东南部今大桥镇,据长江之要冲,扼淮河入江之咽喉,有“江防要塞”之称。1939年,陈毅率队北上,三江营成为新四军北上抗日的第一站。1949年4月震惊中外的炮轰“紫石英号”事件也在此发生。这里长眠着199位革命英烈,他们用血...
文化战士天地丨影坛忆往话赵丹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有中国电影半壁江山的美誉。谈起上海老电影人,人们总会想起电影艺术家赵丹。他在银幕上创造的众多艺术形象,总是浮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殊深轸念、浮想联翩。 赵丹是在1980年10月10日逝世的,新华社当天就发了公告,称:“...
故事会丨那年在非洲排雷
1968年5月,因建坦赞铁路的需要,中国政府派遣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踏上了非洲大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是两个贫困的国家,物资匮乏,物价昂贵,给我们援非人员的生活带来诸多困难。 援非人员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很少有休假时间。我和瓦扎尔副区长(当...
故事会丨鞋匠父亲
爷爷是个资深鞋匠,家里还置了二三十亩薄田,开了一爿卖南北货日杂小店。一年365天,鞋匠担子始终放在小店门口,他一边当老板,一边做鞋匠,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我父亲年少时,读了11个月私塾,爷爷不让他继续读书的理由是,就这一个儿子,书读多了,翅...
散文丨“革命老人”徐特立诗中的蓬勃朝气
徐特立生于1877年,曾于 1912年在湖南一师任教,是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李维汉、田汉等人的老师。他1927年入党时已50岁了。此后无论是参加南昌起义,还是长征到达延安,他都是革命队伍里最年长者,被尊称为“革命老人”。1937年,毛泽...
诗词丨满江红·喜迎新岁
骀荡东风,迎新岁,甲辰佳节。春烂漫,国强民富,地灵人杰。四海繁荣逢盛世,五湖兴旺皆欢悦。鼓樂鸣,看凤舞龙腾,豪情烈。 忆癸卯,齐奋进,驱霸道,洪流屹。迈康庄大道,气高英拔。星汉遨游鸿鹄志,风雷激荡乾坤崛。祈尧舜,龙跃引风生,前程勃。...
诗词丨辞旧迎新春
还乡守岁酒辞眠,午夜钟声别旧年。 几度风云归马逸,多因爆竹合家圆。 遥知社稷安千载,惯见神州净百川。 勵志扬鞭心自远,春来普诵艳阳天。...
诗词丨迎新春
万物复苏春渐浓,层林远眺转葱茏。 风吹园圃萌花草,日照神州梅正红。 大海騰龙呈瑞气,天穹翔凤染霞彤。 怡情喜看新天地,万众高歌期大同。...
诗词丨沁园春·缅怀周总理
伟大平凡,天才名相,指点江山。忆南昌起义,长征万里;联蒋抗日,奋战八年。事变西安,重庆谈判,文武双全排万难。劳心血,将河山重整,奋力登攀。 浮生壮志非凡,為国是呕心斗志坚。看千辛万苦,为民服务;一星两弹,保卫家园。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无畏无...
诗词丨缅怀
四十八載去匆匆,魅力依然举世盈。 曾立中华崛起志,又开九域复兴程。 左文右武倾全力,内政外交建硕功。 端品英姿辉日月,名垂青史后人承。...
诗词丨鹧鸪天·老区新姿
红脉传承容貌新。山青水碧显缤纷。脱贫致富英姿秀,產业振兴满园春。 旗高举,历艰辛。新征路上显功勋。层楼更上现代化,幸福思源颂党恩。...
诗词丨贺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胜利举办
日月丰城灿若花,春華秋实拂云霞。 年年博览出成效,岁岁平台风物佳。 双向奔赴互受惠,共同发展众人家。 全球共享抓机遇,春风时雨润天涯。...
诗词丨浣溪沙·深化主题教育颂
岁月峥嶸情满怀,走深走实浊污裁,聚心聚力百花开。 高质高妍增活力,光辉党建凤飞来,复兴图梦福星栽。...
诗词丨满江红·爱读《大江南北》
优秀期刊,黎平爱,大江南北。正能量,融通中外,老尤欢阅。皓首耄翁虔敬读,银龄耆妪谦收益。受熏陶,良骥自扬蹄,豪情激。 歌時代,思往昔,承传统,赓文脉。更创新守正,自强努力。文化担当新使命,擎旗定向坚如铁。新征途,思想指航程,争朝夕。...
诗词丨江城子·国家公祭日感怀
滔天罪恶兽东瀛,杀人拼,毁南京。遍野尸横,血雨满天倾。卅万同胞遭殄戮,穹苍怒,宇寰惊。 豺狼本性史书铭,是非清,美同盟。鼓噪援台,拜鬼从不停。国设全民公祭日,前車鉴,警钟鸣。...
诗词丨南歌子·宝塔山下忠诚卫士
宝塔金光闪,延河浪涌欢。忠诚卫士美名传,屡建奇功确保一方安。 水害挺身挡,火场冲在前。赴汤蹈火我心甘,为护万家灯火共团圆。 注:2023年11月30日,中宣部授予陜西延安宝塔消防救援站“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宝塔山下的忠诚卫士”,号召...
诗词丨长城颂
堞雉如鳞万里龙,摩天越岭展雄风。 悠悠长夜惊雷吼,累累伤痕剑气冲。 执锐披坚刊史册,摧枯拉朽换新容。 中華脊梁千秋伟,励志图强立宇中。 (编辑 宋 阡)...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大江南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4.28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大江南北

杂志价格:¥3.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大江南北

杂志价格:¥3.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