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

2024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家名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文摘文萃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48.00 ¥28.89
目录

诗意,无处不在
诗意的根基是人性,人性所需的崇尚自由、向善向美、疾恶如仇及喜怒哀乐皆属诗意。 人们向往诗意的栖居。诗意不独属于诗人,也不止存在于诗行,所有热爱生活的人都拥有诗意。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意象,而诗意,生活中无处不在。 作为一个向往诗意栖...

创作

宣笔纵横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读到白居易的《紫毫笔》,就像打开了尘封的记忆库,思绪万千。 大哥初中毕业后,学了三年木匠。那些日子,大哥白天跟着师傅走东家、跑西家,上门做点工;晚上,偏屋便成为他的“试验...
博雅妙人 顽童大家
风雨兼行九十载,勷勤桃李满天下。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自建校以来,学校名师荟萃,无数青年才俊、名师学者相继活跃在大学的三寸讲台。在华师校史闪耀的群英大家中,文学院的李育中先生应属于独一份的“博雅妙人”。 南天走笔天地阔,百载旅途自徜徉...
守护
碧波荡漾的白鹭河上,不时掠过一抹抹颀长的身影,远处是星星点点的白色,那是白鹭在水光山色间悠闲地觅食。岸边有散步的一家三口驻足观看。 男人眺望着河中央的白鹭岛,喃喃道:“家乡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鸟儿飞回来了。”孩子指着水面上低旋的白鹭,疑惑...
脱下数字的葡萄皮
一 宛如攥着满是褶皱的讲稿,像一个呆坐的蚕蛹。 苍蝇般磨人的文字也被一次次摩挲得五马分尸,昨晚被母亲亲眼监视着一遍遍默写,6个小时过后,在混沌中,坚硬地拼凑着只言碎语。 班长的名号,左肩上三横红杠,封印宛如戾气与张扬的五指山,凡事做到第一,...
茶林故事
时间 当代 地点 冠山后沟村,这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封闭的小山村。 人物 张怀民——男,45岁,冠山连翘茶传承人、茶厂厂长。胡胜利——男,45岁,煤矿老板。 张秀芳——女,35岁,省农科院专家,张怀民的妹妹。村民、老人、青年甲、青年乙等。 (大...
和解(组诗)
剥离 云说,星星挂在世界的日子里 它从不畏惧黑暗中的隐匿 总将自己,寄托在满载期待的黎明 把动脉接进,蓝天和赤阳里 呼吸和脉搏,与柔软的世界同频 要如何在猛击中,让坚硬和裂纹相抵 我拆开自己,将神经与神经剥离 从原点铺来,延绵到荒无人烟的星...

评论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空间叙事
[摘 要] 《鲁滨逊漂流记》以空间为叙事单元,以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为叙事线索,令空间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前移,具有更加实在的意义。同时,笛福也机巧地将主人公鲁滨逊的主体形象建构与空间阐释联系在一起,颠覆了18世纪以前以时间为主导的文学传...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傲慢与偏见》
[摘 要] 简·奥斯汀是18世纪英国的一位杰出女性作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一部充满女性主义意识的小说,以其鲜明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深受读者的喜爱。作者用鲜明的语言风格刻画了许多具...
《砂女》中的空间伦理研究
[摘 要] 《砂女》是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代表性作品,主要讲述了一名普通中学教员为了探寻能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昆虫品种,被困于砂村不得逃脱的故事。在空间研究的浪潮下,试图从空间伦理的角度剖析《砂女》,在社会空间中探究生存伦理,在自然空间中探索自...
布鲁姆“误读”下的《西方正典: 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
[摘 要] 布鲁姆在其代表作《西方正典: 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以莎士比亚的作品为参照物,对比分析了26位西方伟大作家的经典作品,展现了其莎士比亚式的“误读”,并在此过程中渗透着经典创作展现出的影响的焦虑和文学的纯粹审美功能主张。布鲁姆...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摘 要]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的个人成长经历。她生活在一个极端的摩门教家庭——不看医生,不相信政府,反对教育,最后却通过自学一步步实现自我救赎,摆脱了原生家庭。同时,小说也揭示了父...
《无声告白》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解读
[摘 要] 以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无声告白》中的种族、社会和家庭等外在压力对人的异化作用,詹姆斯的生存危机来源于白人社会对少数种群的凝视,莉迪亚的生存危机来源于父母对她的凝视。通过分析,发现小说也强调个体建构的主观能动性...
疯癫的人生与悖谬的真实
[摘 要] 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及人的精神空间是余华始终如一的追求,在《河边的错误》中,余华以超越生命的哲思突破了传统侦探小说的固定模式,构建了新的审美空间。在叙事上,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描写了疯癫的秩序,塑造了丰富的意象群,打造了寓意丰富的...
无意识心理的真实写照
[摘 要] 从三个方面对张爱玲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无意识心理描写进行分析:刻画了无意识心理的各种曲折表达;写活了无意识心理的疯狂展现;窥见了无意识心理的彻底反叛。分析结果表明,张爱玲的小说是无意识心理的写照。 [关 键 词] 张爱玲;小说...
从“物化”看《齐物论》“庄周梦蝶”对“我”的消解
[摘 要] 《庄子·齐物论》中含有丰富的“自我”思想,旨在探讨《齐物论》“庄周梦蝶”中的三次物化,从周梦蝶到蝶梦周,再到不知周与蝶究竟谁是在梦中,理解其中三次“丧我”的思想,逐步消解主体性,取消对是非的任何判断,进而在化同为“齐...

研究

从张居正考成法探析明代吏治变革
[摘 要] 张居正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其在明朝万历前期实施的考成法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吏治建设中较为成功的典型改革之一。张居正针对明代官员考核制度混乱不堪、弊端丛生的现象,进行吏治改革,实施考成法,改善了当时出现的官僚队伍懒政怠...
由唐文治的诚体实现路径析探礼与孝的伦理精神功用
[摘 要] “诚”这一儒学概念作为《中庸》的核心范畴,贯通天人,连接物我,具有伦理与哲学的双重价值。关于诚体实现,唐文治先生在其著作《四书大义》中通过对“慎独”工夫论的阐释引出了两条路径。以此入手,分别对“孝”和“礼”这两条路径进行简要考...
老舍作品《茶馆》的多重审美意蕴和生成策略
[摘 要] 老舍的《茶馆》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作,还是多重审美意蕴的集中体现。从内容概述出发,深入探讨了作品中的审美意蕴及其生成策略。首先概述了《茶馆》的基本情节;其次分析了作品所蕴含的社会变迁、文化交汇、语言特色和人物命运等多重审美意...
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文化边缘化的互补性阐释
[摘 要] 以老舍作品《断魂枪》和废名作品《河上柳》为蓝本,探讨了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文化变迁导致的技艺失落和灵魂之痛,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传承和技术革新问题。老舍和废名的作品分别以城市和乡村中传统文明的消亡为基础,对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文化...
民族寓言的显隐之分
[摘 要]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民族寓言理论为第三世界文本价值意义的挖掘打开了大门。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家卡夫卡的小说作品和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文本为例,探讨第一、二世界与第三世界寓言结构的联系与相异,分析第一、二世界和第三...
延安女作家群作品初探
[摘 要] 主要从延安女作家群的形成及小说叙事主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小说文本为例诠释小说叙事主题。大部分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含射着作者本人在特殊年代的成长故事,延安女作家群的故事汇集成了延安精神的一个支脉,值得读者深入学习研究。 [关 键...
汪曾祺《昆明的雨》经典化研究
[摘 要]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云南题材散文中较为瞩目的代表作,自1984年发表以来,受到文学研究领域的持续关注,入选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的自读课文,逐渐构筑了其经典化地位。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看,散文蕴含丰富的地理空间建构和独特的地域性...
农村现代知识分子的“归来”与“离去”
[摘 要] 乡土文学这一流派自鲁迅起,就蕴含着从知识分子视角来审视“城”与“乡”二者关系的独特立场。当我们回溯乡土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脉络可以看到,由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启蒙与救亡工作的双重性和新中国国情与政策的特殊性,乡土文学中的“乡村”与“...
朱自清《春》语言的诗意美
[摘 要] 一直以来,朱自清的散文《春》被誉为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散文用语自然朴实、清新优美,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可谓是朴素中见精巧、平淡中存诗意,体现出散文语言的诗化特征。从语言的词语选用、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阐释《春》散文语...
论“地球三部曲”后人类主体的生成及生存策略
[摘 要] 当代作家刘慈欣以独特的方式介入现实,引发读者对人与未来、技术的思考,当技术工程改变生存形式后,人类应该如何审视自我的存在形式,宇宙中如若发生生存危机,又怎样才能保证长期生存的可能?通过“地球三部曲”(又名“三体”)系列在不同纪...
福柯规训理论视域下的反乌托邦作品探究
[摘 要] 米歇尔·福柯认为,为了确保统治的平稳实施,统治者往往会使用一套复杂的权力体系对大众进行规训,并且借权力将规训渗透至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以大众实现自我规训为最终目标。反乌托邦作品将社会置于极权统治之下,这时候福柯所说的权...
《怀春雅集》的互文性解读
[摘 要] 在探索中国文学史的众多维度中,互文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为人们理解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对话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聚焦于明代中篇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怀春雅集》,旨在深入分析其文本与《莺莺传》《西厢记》作品之间的互文联系。...
绘画与图像的交汇
[摘 要] 自20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科技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艺术领域的创新潮流。受到现代科技的启发,现代艺术运动涌现出无数令人瞩目的作品,为艺术史谱写了新的篇章。作为艺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绘画也在这个变革浪潮...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症状”理论下的图像分析
[摘 要] 从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症状”理论的来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出发,探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症状”与于贝尔曼“症状”理论的关系,并分析于贝尔曼在其图像分析中如何运用“症状”理论。通过对贝尔曼“症状”理论的分析...
风从海上来
“海派”一词之出典依然待考,一般认为与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有关。海上画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后随着上海商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卖画为生,海上画派之名因此得来。海上画派,又称“海派”或“沪派”。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自...

杂谈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视角下《飘》的会话含义分析
[摘 要] 在语用学研究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是不可或缺的两环。从《飘》的对话入手,运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对其会话含义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交际双方都是出于使对话顺畅进行的目的,违背或遵循某些准则,从而达到维持礼貌、规避矛盾的效果。 [...
汉语方位类框式介词的习得偏误类型考察
[摘 要] 方位类框式介词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法项目,也是非汉语母语者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准确使用该特殊介词类型对人们的日常沟通交流十分重要。研究发现,非汉语母语者在方位类框式介词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偏误,常见的偏误类型有遗漏、误加、误...
英语文学作品的修辞应用
[摘 要] 修辞作为文学作品语言表达不可或缺的工具形式,不仅可以提升文学作品的趣味性与优美性,也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客观来讲,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应用不分国界,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也可以体现出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针对于此,以英语文学作...
相关杂志
  • 意林

    意林

    2025年08期
    ¥3.69
  • 读者

    读者

    2025年13期
    ¥7.00
  • 读者校园版·成长

    读者校园版·成长

    2025年07期
    ¥8.00
  •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

    2025年03期
    ¥12.00
  • 海外星云

    海外星云

    2025年03期
    ¥5.49
  • 海外文摘

    海外文摘

    2025年06期
    ¥7.29
  • 新青年

    新青年

    2025年05期
    ¥3.69
  • 视野

    视野

    2025年12期
    ¥4.89
  •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5年04期
    ¥12.00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6期
    ¥5.00
  •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

    2025年12期
    ¥6.00
  • 青年文摘(彩版)

    青年文摘(彩版)

    2025年10期
    ¥6.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46.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