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苏州

现代苏州

2023年1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现代苏州》杂志,是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苏州城市门户杂志,是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的“第四平面媒体”。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0.00 ¥12.00
目录

卷首絮语

转角遇见
夏日,大家出游的旺季。有人奔赴山海,开启“特种兵”之旅,也有人漫步城市,追求“松弛感”出行。外省的友人来苏,逛吃逛吃间发来消息:“我在平江路一会儿评弹入耳,一会儿传来悠然的昆曲,一条街上好几家售卖苏绣、丝绸、苏扇的店铺,我们那儿非遗都要特意...

编读互通

编读互通
新书来啦! 一起看看古吴轩出的新作 《吴韵清风——吴中家风廉行录》 编者: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吴中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吴韵清风——吴中家风廉行录》由中共苏州市吴中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牵头,苏州新闻出版集团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全书紧扣廉洁教育主题,分为...

跟着好书来读城

寻味:饭桌上的三餐四季
苏州美食的味道多是柔软的,像是蜂蜜糖水中混合着淡淡的桂花香,沁人心脾、甜而不腻。一年四季,中国人的食谱里总能寻到不一样的味道,前一刻,在糕团点心中才留下舌尖的片刻欢愉,转眼便嗅到了园圃中的氤氲芬芳,沾在衣裙上久久不散。可是,四季的味道又会转...

城事

城事
苏州新添ATR智能金融联合实验室 7月13日,中科苏州智能计算研究院联合苏州汇成软件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均幅指标ATR智能金融联合实验室。今后,该实验室围绕均幅指标ATR智能金融项目,专攻智能金融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工程、可信区块链、金...

特别策划

非遗新势力
6月28日,苏州第19个“文化遗产保护日”。在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非遗大市苏州,传统与现代交织,古老与年轻相拥,非遗工作者们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一场场精心组织的、充满浓郁江南...
向新而生,非遗“潮”未来
80后的乔麦,在大二时初识桃花坞木版年画,并于第二年开启了她与年画技艺的不解之缘。师承大师,加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开工作室……一路走来,她坚守“工匠精神”,积极拥抱新时代,创作出各种与时俱进的作品。 90后的姚兰,是有“国绣手”称号...
光速破圈,引领国潮新趋势
非遗二字常挂耳边,但总觉得它和百姓的生活日常并不贴近,非遗更像是高高挂起的艺术品。但是近年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苏州非遗人守正创新,非遗百业“花式出圈”,让其从“被看见”到“被喜爱”,让沉淀了千百年的古老技艺赶上时代的浪潮,焕发中华优...
非遗有新人,唤醒传统文化
为了让非遗这类古老技艺焕发新春,“非遗二代”们从父辈手里接棒,以全新的方式推广传统非遗项目,其作品越来越被当下的人们所青睐。唤醒传统文化,续写非遗故事,本期策划,我们专访了三位“非遗二代”,从他们的经历和所思所想中,或许可以窥见苏州非遗传承...
姚兰:带领古老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姚兰,姚绣品牌创始人,姚建萍刺绣艺术品牌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的青年传承人。她出生于苏绣世家,深受母亲影响,她的母亲是有着“苏绣皇后”和“国绣手”称号的苏绣艺术家、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 母亲对苏绣艺术的专注、热爱...
张涛:90后的青年力量,为非遗续写传奇
2007年3月,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公布,藏书澄泥石刻入选,同年6月,苏州藏书澄泥石刻被列入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彼时,张涛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在他的印象中,藏书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澄泥石刻,最典型的作品就是苏作砚雕...
潘奕彤:苏派旗袍里流淌的时尚与传承
丝线交织出的千年文化美,在绣工们一针一线的流转间传递。苏派旗袍根植于这片多情的江南古城,一位温婉而才华横溢的“非遗二代”——潘奕彤,她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让旗袍重现它的瑰丽与精湛。站在时代的交汇点,传统与现代交织,华丽与温婉相衬相映。在这位...
闪耀文博会,传统文化DNA“动”起来
7月14日,第十二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在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苏州文博会以“数字赋能·创意之都”为主题,聚焦数字文化,全面展示了数字科技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江南韵味与科技感的结合,让走进文博会会场的观众们抢先...
版权护航,原创火花迸发全新生命力
位于斜塘老街的澐邸,是一处属于非遗的文化客厅。除了非遗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这里也常常进行非遗传承人的线下交流和教学活动。 夏日的午后,记者加入了苏州剪刻纸非遗传承人吴永林、盘扣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翁世炎和苏州泥塑省级非遗传承人王开亚的...
“潮”传承!数字科技遇上苏州非遗擦出灿烂火花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人类媒介技术加速演进,信息传播方式不断迭代变迁。 基于顶层设计的前瞻性布局,加上实践上的不断探索,近年来,苏州在推进数字文化化、文化数字化上硕果累累。如今,市民足不出户逛展览、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走进校园,播撒非遗“种子”
我们先来看一组画面:元和小学邀请苏州雷允上中医药文化讲师杨帆为学生带来中医文化知识;春申中学特聘请江苏撕纸第18代传承人翟天麟为指导老师,每周二下午到校亲自指导学生撕纸;太平实验小学邀请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陆招妹在课后服务中给澄泥社团的...
“出海”,扬帆正当时!
最近,海外Tik Tok上最为火爆的旅游国家就是中国,古老的东方文明和飞速发展的科技与城市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中国众多的非遗文化也正迎上这股海外消费与国际市场发展的新浪潮,传统老手艺在现代传承者的受众中不断创新,他们不再满足于国货“...
文旅融合,开辟“活化”传承新路径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文化底蕴深厚,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如群星般璀璨。如何探索融合路径、激活非遗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打造非遗活化的产业样本,虎丘山风景区有...
“指尖技艺”变身“城市礼品”
打破常规,积极创新,无数传承千百年的技艺已经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中,变身具有城市特色的江南好礼。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来探索哪些非遗新作最能彰显苏州城的风姿与韵味吧。 手腕上的匠心巧思 据《说苑》记载,二千五百年前苏州就已有刺绣服饰。如...
居易:有需求才有传承,有交易才有价值
回顾往昔,无论是昆曲、评弹还是苏绣,绝大多数非遗,都曾经是一种产业。其中更有部分非遗,不仅自身曾是一种产业,并且还催生出了一批相关产业,用时下的话来说,就是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生态圈”。比如昆曲,其在兴起后,苏州还出现了与之配套的戏剧服装业,...
龚平:数字化,让非遗重回生活潮流
1980年3月,香山帮匠人以苏州网师园殿春簃为蓝本,打造庭院“明轩”,将苏州园林成功“搬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苏州御窑金砖重返天安门;201...
肖薇薇:保护苏州非遗,传承苏作匠心
王娇蓉 2014年,苏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可见苏州非遗在全世界非遗中所处的地位。 苏作手艺人,既是时代的记录者,又是新时代传承手艺的创新者。他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回望历史的生动视角,更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

专题

一街一巷,丈量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格子间里晒不到太阳,写字楼里透不进灿烂的阳光。近两年,Citywalk(城市漫游)成了都市年轻人出游的新宠。在某知名社交平台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中,城市漫游位列第五,平台上相关笔记近30万篇。有网友说,Citywalk能够给快节...
与光阴邂逅,探寻隐于大街小巷的名人故居
往事越千年,姑苏城内,换了人间。Citywalk是漫无目的地行走,但不等同于“遛弯儿”,穿梭于苏城小巷,更是如此。千年时光在这里流转,过去与现代在此交汇,但古城区街巷内依旧保存文人墨客留下的痕迹,特别在小巷穿梭,总会与各色古宅不期而遇,屋外...
在姑苏古城打卡“行走的美食地图”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鲜”,一直以来,人对美食的追求从未停止过。从最初的解决温饱,到后来讲究品质,再到现在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要吃出氛围感,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餐饮店卷得你死我活,但在层出不穷的新店找新鲜感、找快乐,是当代年轻人无比热衷的事...
华灯初上时,出门夜游吧!
漫无目的地走,发现一座城市的别样风情,这或许是Citywalk之于年轻人的魅力。褪去了白天的炎热,夜晚的苏州适合散步。Citywalk没有一定要去的目的地,沿着这条线路,邂逅夜苏州的美好。 游玩路线:相门—十全街—网师园—书院巷—东大街—盘...
骑行,丈量姑苏创意“园”景
高温又多雨的夏季,如果还想在白天进行一场Citywalk,那么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姑苏区的创意产业园,多是由旧的厂区、校区、市场改造而来。它们大多数保留了曾经的建筑,改造后又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群,因此总能让人感受到蓬勃生...
懂得Vintage的人,先享受复古新世界
几周前外婆清理衣柜时,一套剪裁得体的灰绿色西装套装被我半路“劫”了下来,家人问:“这衣服比你都大几十岁呢,留下干嘛?”我视若珍宝地对着镜子比划完,炫耀道:“这年头,没两件Vintage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追逐潮流!” 那苏州值得挖宝的精品古着文...

潮流绘

平江路,苏州古城的“双面绣”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这句诗,形容苏州古城核心处的平江路再合适不过。 宋元时,苏州又名“平江”,平江路由此得名。今日,平江路路口处立有南宋《平江图》碑刻,图中更是详细描绘了宋代平江城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往来游客惊讶地...
行走“平江九巷”在古韵通幽处,期待万“巷”更新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千年前,白居易如此描写了姑苏古城的风貌。如今,小桥流水依旧,平江古巷依旧,而新的风景也在蓬勃萌发。 这个夏天传来一则消息,“平江九巷”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将建设集古城成片保护样板区、苏式生活示范区、传统文化...
小巷深深处,此地最江南
江南到底指的是哪里?似乎很明确,好像又说不太清楚。 气象学上常常会提到江南地区这个词,但它的范围被定义为,淮河以南、南岭以北、黔滇以东,甚至连接到台北的一大片气候特点相似的区域都叫做江南。这些地方春雨如丝,如雾如烟,梅子黄时梅雨落,夏季的三...
那盘从南宋下到现在的棋,出了“大招”
梦江南,忆的是苏州,梦花桥,念的是平江路。 前些日子,苏州正值黄梅雨季,要说起来,这也是江南地区的特色之一。雨水让青石板展现出别样的光彩,粉墙在晴雨的转换中变化着不一样的色泽。 平江路上的人气从来不会让人失望,旗袍与汉服平分秋色,姑娘精致的...

园视点

不断攀登!创新发展波澜壮阔
攀登,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一种智力的拼搏。攀登,才能看见更美丽的风景。 从“神舟”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华龙一号”到国产大型客机C919,从“福建舰”到“安徽舰”……一项项自主创新,一个个“大国重器”,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中国”...
以创新为笔,擘画未来蓝图
29年前,姑苏城东寂静的水田洼地,今日已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创新舞台上崭露头角。信达生物、纳微科技、思必驰、华兴源创等科技创新型企业在这里崛起,谱写了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将而立的园区又画出新蓝图:到2025年,园区规模以上工...
精英人才争夺战,苏州抢占全国“C位”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再创新高,全国各大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全国各地都想抢占人才眼中的选择“C位”,成为各位精英创业创新的膏腴之地。7月,第十五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上,园区分会场打出了这套针对人才的“组合拳”,以“...

教育诗

“一米高度”看世界,让孩子们也成为美好生活的参与者
近日,2023年首批苏州市儿童友好社区名单公布,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青春家园儿童友好社区榜上有名。作为街道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青春家园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已经从最初的“概念”,发展为全面铺开的“实景”。 近年来,在苏州工业园区妇工委的...
海归”凯旋 园区这所学校19位学生勇闯戈壁
19位同学组成两支队伍:小学组“海纳百川猛虎队”与中学组“海纳百川蛟龙队”。就像孩子们的口号“蛟龙入海,猛虎归山”——年幼的“猛虎”与“蛟龙”们为学校带回了“学校团队季军” “小学组战队亚军” “玄奘之路精神传承奖”等荣誉,甚至还有戈壁挑战...

风雅颂

居深山、养兰花,探秘当代隐士的真实生活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自古以来,兰花就象征着淡雅、高洁的品格。岁月更迭,养兰的传承也从未间断,这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心灵的寄托和对美的追求。 如今,苏派养兰传承人赵民在新时代探索出了一条传承古法...
娄江水滔滔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每当听到这优美动听的抒情歌曲,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的家乡:门前一条大河横贯东西,两岸是成片肥沃的田地。春季,麦苗青青,菜花金黄,美丽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深秋,水稻成熟,稻浪翻滚,金色的光芒闪耀着丰收的...
古、美、吴、数……不一样的古吴轩出彩文博会
炎炎夏日,古吴轩出版社带来了独具江南风韵的文化盛宴,为七月苏城增添了一份风雅惬意。 在圆满落幕的第十二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上,苏州新闻出版集团展区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参观,古吴轩出版社的出彩表现让徜徉在苏州新闻出版集团展位的读...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88.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现代苏州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现代苏州

杂志价格:¥12.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