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3年1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艺术品鉴》杂志是中国第一本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典藏类、艺术类、人文类大型文化期刊。《艺术品鉴》杂志创刊于2011年,杂志...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48.00 ¥9.90
目录

博览

展览巨幅名作展再现台北故宫
针对中国书画史的一些超大尺幅名作,台北故宫博物院多年前修建了专用展厅,长期更新陈列巨幅书画作品。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巨幅名作III”展件更新,高近两米的宋代郭熙《山庄高逸》、元代高克恭《青山白云》轴以及高三米多的明代文徵明《松下观泉图》等...
展览蒙克笔下的颤栗土地
蒙克认为,神存在大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主张用泛神论的观点理解大自然。他笔下的大自然具有两类表现方式,一类是万象更新、周而复始的自然力量,另一类是对他本人内心焦虑情绪的反映。2023年11月18日-2024年4月1日,巴贝里尼博物馆首次举办挪...
拍卖少女的午休拍出673万高价
10月20日,一幅第二代维多利亚时期唯美主义画家,约翰·威廉·戈沃德的布面油画《午睡》在纽约佳士得最终以91.9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73万元)落槌。画作的灵感源自弗雷德里克·莱顿于1895年创作并于同年在皇家...
拍卖超现实主义大师的一幅儿童画卖了1.6亿
10月20日,一幅来自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胡安·米罗的作品《女人、月亮、星星》在法国巴黎佳士得拍卖最终以207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625亿元)的高价落槌。这幅画创作于1949年,米罗在画中以抒情的线条和俏皮的人物设计,展示了其...
顾炳鑫:“新连环画的开拓者”诞辰百年
中国连环画大家,南方有顾炳鑫,北方有刘继卣。 顾炳鑫,1923年10月出生在上海闸北区梅园路。著名连环画、版画、中国人物画家,曾被誉为“南顾北刘(继卣)”“新连环画的开拓者”等,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美协连环...
黎明:高剑父弟子逝世
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弟子、著名画家黎明先生10月12日在香港养和医院离世,享年95岁。 黎明先生1929年出生于澳门,1940年师从高剑父,为高氏晚年亲自教导的得意传人。黎明先生的艺术成就堪称卓越。他传承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
黎鲁:新中国连环画参与者和见证人辞世
著名画家、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轩)原总编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原副总编兼连环画编辑室主任黎鲁于2023年10月14日病逝,享年102岁。 黎鲁,生于1921年,广东番禺人。黎鲁是1957年《三国演义》从绘制到出版的见证人。曾就读于新华艺专等...
陈淑光:新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逝世
10月4日,北京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北京画院著名艺术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雕塑家陈淑光女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陈淑光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女雕塑家,曾与林徽因合作...
1830万美元:伦勃朗身价持续爆涨?
苏富比拍卖行将于今年12月在英国伦敦拍卖一幅伦勃朗的真迹《国王的崇拜》(The Adoration ofthe Magi-en grisaille),预估成交价可达1000万至1500万英镑(约1220万至1830万美元)。就在两年前,这幅...
240万件:大英博物馆数字化藏品数量
近日,伦敦大英博物馆宣布将对其全部藏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完成后公众可在线访问。数字化工作将涉及约240万件藏品,预计需要五年时间完成,项目预计耗资1000万英镑,博物馆将通过筹款以支付费用。据悉,目前被盗约2000件文物仅寻回350件。馆方称...
90周年:90组文物见证南京博物院九十载春秋
南京博物院简称“南博”,是一座中国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和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半山园,占地8.3万多平方米。 救国图存,20世纪初中国最响亮的呐喊。学界渴望建立一座“规模宏大之现代博物院”以开启民智...
70亿元:历时四年,巴黎圣母院塔尖重现
巴黎圣母院的修复一直是法国民众关注的焦点。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超过三分之二的塔顶被烧毁,标志性的尖顶整个坍塌,世人为之震惊和心痛。 最近,经过近50个月的修复,耗资70亿,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的修复工作终于接近尾声:坍陷的...
陈履生:在批评失衡的时代如何批评
批评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失去标准或标准混乱,如何批评?这是当代中国书法美术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批评没有标准,那显然不符合实际状况,目前的状况只能说明没有一个像谢赫“六法”那样的曾经为古代中国绘画品评所依据的一个共同的标准...
直播间是书画市场的双刃剑
三年疫情,加上之前数字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加剧了直播间书画销售平台迅速成长并形成异军突起的燎原之势。好处是直播间打通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采取艺术惠民的思路令书画家通过视频销售和美学讲座,走进了干家万户,也改变了过去神坛一般地位的艺术家的形象...

专题·特别策划

华夏撸猫史
这是一种神奇的生物。眼里装着星辰大海,脚下踏着凌波微步。萌、慵赖、雍容华贵,像一个富家子弟般眼中无人,却又被万千猫奴宠于掌心。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中,它从捕鼠的家畜变成文人的宠物,后又晋级为大众的“猫主子”,其称呼也从“狸”变为“狸猫”,再从“...
整个人类史就是一部宠猫
关于中国家猫的来历,长久以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中国家猫是由非洲野猫通过古埃及人驯化而来的。 古埃及人认为猫是一种集灵性、神性于一体的动物,可以助人“洞穿黑暗,点亮光明,回归宁静”。公元前5000年前后,古埃及的农耕文明带来了大量...
从远古野兽到人间萌宠
“猫”属于汉字中的形声字,“豸”表意、“苗”标音。在《说文解字》里,写作,与传统楷书的“猫”字一脉相承。“豸”后世通常认为是一种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兽类,以该字为意的通常为四足食肉哺乳动物,但是现代文字学家马叙伦以及马如森考证“豸”即为“猫”的...
漆盘上的喵星人
从《诗经》中关于猫的记载可知,中国古人对猫保持了长久的观察和记录。他们注意到猫的独立性和猎食本能,因此将它视为能够帮助人们驱除害鼠的伙伴。同时,由于猫的神秘和机敏,人们也将猫视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甚至赋予它神明的地位。在古代文化中,对动物的崇...
从唐富贵到宋萌萌
两汉之后,狸猫意象发展至魏晋,被添上了一层负面的寓意。在《晋书》与《北史》中就记录了许多关于猫的灵异志怪之事,例如可以通过祭祀“猫鬼”来谋财害命,或者野猫可成妖。五胡乱华时巫蛊传人中原,妖道杀死老猫试图炼成猫鬼谋财害命,猫因此成为邪恶的化身...
明代宫廷里的帝王“铲屎官”
明代时,豢养宠物猫达到了巅峰状态。下到平民布衣,上至贵人天子,都爱猫成癖。明代的多位皇帝都喜欢养猫,还在宫廷中专门设有“猫儿房”来饲养御猫。凡是得到皇帝喜爱的猫,还可以加官衔。 2018年,南京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就在朱元璋女儿怀庆公主的墓...
猫不如狗的清朝,也有宠猫人
清代,猫在宫里的地位远不如狗了。由于受到清王朝“马上得天下,帝王喜狩猎”的影响,清朝皇帝喜欢狗远多于喜欢猫的。比如雍正皇帝,他就让太监在内宫养了很多狗,忙里偷闲的时候就会去逗狗。 在一些记载中,皇帝还曾下旨禁止某些地方养猫。清道光九年的一道...
《相猫经》中的古人相猫之十二法则
“聘猫”也称“纳猫”,而古人选猫,首先是看猫的颜值! 一、头面贵圆。 《经》云:“面长鸡种绝。” 和今人类似,古人也喜欢猫咪圆圆的脑袋,更显软萌可爱。如果猫脸过长,被认为是不好的面相,会偷吃鸡祸害家禽。 二、耳贵小贵薄。 《经》云:“耳薄毛...

聚焦·品鉴关注

生命的饰带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常被归属于19世纪表现主义画家,这位梵·高的同代人擅长于揭开自己血淋淋的伤疤展示在世人面前。 蒙克17岁立志从事艺术创作,到1944年...

人物

时代精神林散之书法现代文化内涵略论
林散之(1898-1989年)的书法艺术不仅是我国明清以来金石学兴起后崛起的一代书法典范,而且也是“二王”帖学的优秀继承。林散之碑帖融合,在传统书法领域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这是从我国书法传统范畴内部对林散之书法艺术的理解、认识和评判,...
书法如何才能脱俗?
学字要才、学、识。“才”,是自己的本能,指天资,但单纯靠此不能成功;“学”,是学问,“学”的时间最长,三五年,几十年,在古人里面钻;躯壳脱掉,写出自己的面貌来要“识”,增长自己的胸境。境界就是书卷的流露,书读多了就有了。 书法与旧文学是分不...
齐白石与吴昌硕恩怨史迹考辨(上)
从“老夫也在皮毛类”谈起 吴昌硕与齐白石是近现代美术史上两座重镇,有“南吴北齐”之称,又有诗书画印四绝之誉。吴昌硕生于1844年,享年八十四岁,齐白石生于1864年,享年九十五岁。齐比吴小二十岁,二人既是同时人,又是两辈人。现代研究吴、齐二...

艺论

南宋书法传承和韵:宋高宗的书法和影响
宋韵文化之精神思想中,对于代际传承非常重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家族社会而论,人丁繁衍是为孝;以书法艺术而论,书学理论得以流播,书法风格得以传承,是为孝。南宋皇室通过将宋徽宗新院体书风确立为翰林院书诏风格,以示景仰与传承。南宋诸帝需要学习...
创建当代的卢浮宫
密特朗(Fran ois Mitterrand,1916-1996)时代卢浮宫的扩建,正好落在人们意识到观光产业对于国家财富重要性的这个大环境里。从1970年代到大约2006年的这段期间,连续四任法国总统都为首善之都的博物馆建设做出伟大贡献...
与我们身处的世界有关
一场反叛的新兴生态运动 20世纪在战后的绝望和崩溃中拉开序幕,在艺术史上,印象主义长达400多年的艺术发展巅峰逐渐终结。艺术领域的大反动表现即为拒绝印象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转折给艺术史带来的影响超过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所有其他风格转变。...

品鉴

信源、信物、信俗:陕北炕头狮子的生成
摘要:炕头狮子是陕北独具特色的民俗事象,有着独特的民俗功用与审美经验。可从三个方面对炕头狮子的民俗意象予以分析。首先通过对炕头狮子民俗意识发生的进行管窥,可推断炕头狮子是狮文化与石崇拜融通的结果;其次,通过对炕头狮子技艺、形式、风格的总结,...
刚入宫就丧偶的公主,却成为楚国半载风雨的唯一见证者
说到宫斗剧,除了演绎后宫的争斗,往往也会表现出后妃寂寞空庭春欲晚的心境。像是《后宫甄嬛传》的华妃,从天黑等到天亮,又从天亮等到天黑。又如敬妃,寂寞让她把宫中的砖石都数了个遍。在战国时代,同样有那么一位曾国公主,在嫁入楚王宫后,苦苦等待了半个...
裸男画为何不太常见?
“为何裸女画这么普遍,裸男作品却很少见呢?”这个有趣的问题,是来自参加最近奥塞美术馆特展讲座的一位听众。在西洋艺术史的课堂上,学生们也常感到同样的疑惑。的确,当我们浏览十九世纪欧洲绘画,举目所见的人体画多是女性:女神、夏娃、交际花、娼妓、沐...
到是谁在歌颂大地?
《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可以说是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声乐作品中最具规模的代表性作品了,很多乐迷也都知道《大地之歌》的素材与灵感,来...

社区

读画的目的
在这个图像泛滥、AIGC无限生发的时代,我们与画家、学者以及无数热爱且相信绘画的同好一道读画,其目的是将这些视觉经典的内涵与情致、意兴与格调带给尽可能多的人们。 画之可读,为其可以知人论世,可以见证一个人、一群人乃至一个时代的挺然超拔,不仅...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一、艺术与人生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美育,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论画残稿 艺术原为安慰人类精神的至剂,其程度愈高,其意义愈深,其效能亦愈宏大。艺术以最纯静的,至高、至深、至优美、至奥妙的美之情...
技术与艺术在复旦大学文史地学会上的演讲
近代的技术,是人类根据科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满足生活的目的和需求的种种发明和机械。艺术则是表现人类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反应和个性的流露。一方面是实用,一方面是表现;一是偏于物质,一是偏重心灵;一是需要客观的冷静的知识,一是表达主观的热烈...
心存懿迹壁绘群像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独立绘画形式,学术界通常将史前人类绘制或凿刻于天然石壁及洞穴中的岩画作为壁画的起源。壁画按所依附建筑物的性质进行分类,一股分为殿堂壁画、墓葬壁画和寺观壁画三大类。寺观壁画的内涵不仅指正统佛道两教寺庙宫观内的壁画,还...
赵孟頫为什么提倡“以书入画”?
“以书入画”是元代山水画变革的重要原因,形成了山水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并使元代山水画成为与宋代山水画并峙于山水画史上的另一座高峰。它影响巨大而广泛,使元代山水画在技法、理法和美学思想等方面得以全面的革新。 其实书画之结合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
日本水墨画的特点是什么?
镰仓时代的日本,随着禅宗和绘画的一并传入,禅宗绘画便成为培育日本水墨画的温床。水墨画完全成熟之前,宋代绘画对其影响集中在禅画方面。 在与禅宗画有关的佛画中,十六罗汉、十天王图、白衣观音像等也由中国传来并在日本大量仿制,由此日本的绘佛师从中学...
装置艺术能收藏吗?
装置艺术最初是在反收藏和干扰收藏体系的观念中诞生的,它藐视博物馆的权威。作为一种对传统博物馆进行抗议的手段,最初的装置作品经常是在“非正式”场所展出。但收藏是艺术品流通的最终归属,作为艺术品,装置艺术最终还是要被收藏系统所收编,但在当下,中...
收藏群体为什么逐渐年轻化?
由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下属的艺术品研究保护机构联合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千禧一代”对于艺术的热爱,正促使他们用父母的钱买下价值上百万欧元的收藏品。这种现象令全球项级画廊和拍卖行更加关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
梁潮诗作《策命》·源清书法
策命(梁潮) 假如还骑在马背上 就连同悬崖瀑布一起冲下去 溅起一片青天白云的浪花 要是在海面上漂泊沉浮 也不去吞吐礁石和水的泡沫 不吸附珊瑚虫的沉渣 真的会有来生的剩余 不用去管旧账和回程路费 灵魂在躯壳里还开窍吗 为伤害或者关爱我的人 用...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6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6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5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0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3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2期
    ¥12.00
  • 设计

    设计

    2025年12期
    ¥21.00
  • 中国艺术

    中国艺术

    2025年03期
    ¥34.89
  • 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

    2025年03期
    ¥40.89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18期
    ¥9.9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18.8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艺术品鉴

杂志价格:¥9.9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艺术品鉴

杂志价格:¥9.9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