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

2023年4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新民周刊》以“影响主流”为己任,关注“新闻、新知、新锐,民生、民情、民意”,力求理性、冷静、智慧的办刊风格,凸现了“国...     展开

类型

周刊

类别

时政综合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0.00 ¥5.00
目录

新民一周

从邦尼街到斐洛里庄园
11月15日晚上,在旧金山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回忆了最初的美国印象,“我第一次访问美国时,住在艾奥瓦州的德沃切克夫妇家中,我还记得门牌号是邦尼街2911号”。 那是1985年,青年习近平率石家庄玉米考察团,来到大洋彼岸的“...

封面报道

从旧金山再出发
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会谈后,拜登邀请习近平一道在斐洛里庄园里散步。 78年前,在旧金山制宪会议上,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从旧金山出发,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得以建立,...
习近平主席的“旧金山时间”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四天时间里,十余场双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同各方密集互动,为中美关系引领航向,为亚太合作擘画蓝图,为地区和...
斐洛里庄园为什么成为中美元首会晤所在地?
斐洛里庄园。因为一个载入史册的外交事件,使得106岁的斐洛里庄园(Filoli Historic House & Garden)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
球衣、交响乐、NBA,跨越太平洋的桥梁
2019年1月29日,上海爱乐乐团与费城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在美国费城举行的首届中国新年音乐会上携手演出。 戴维·布思今年73岁了。他还记得他第一次出国时的细节:距今整整50年前,只有23岁的他,刚刚加入费城交响乐团。有一天戴维突然...

广域

热点
A 中国 最高检挂牌督办山西永聚煤矿火灾事故案 11月16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永聚煤矿联建楼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已致26人死亡,住院治疗34人,门诊留观4人。目前,吕梁市公安局离石分局已对相关责任人员立案侦查,现该案正在侦查中。山西省检察机...
热词·数据·逝者
人肉开盒 指利用非法手段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数据与信息。今年11月, B站通报一起“人肉开盒”案例:2023年8月,B站收到多位UP主举报,称有群体在境外平台有组织地煽动用户对站内UP主进行“人肉开盒”。最终,该案涉18省市共40余人,一未成年...
七日谈
壹 包括中方在内的各国,采取应对措施,维护食品安全和民众健康是正当合理和必要的。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日方要求中方取消停止从日本进口食品的措施。 贰 感谢所有支持我和信任我的人,感谢这一段旅程和经历带给我的收获。 近日,中国足协官方宣...
“神奇毛巾”
多年前,和朋友一起坐动车出游。 启程没多久,车厢里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在我们的座位附近停下脚步,拿出一块毛巾大小的织物,开始推销。他说“神奇毛巾”是一种新产品,不仅抹家居不会留下水渍痕迹,抹过后也不会像一般抹布那样留下点点的灰尘绒。旅途无聊...
没有围墙的美术课
初冬回老家探亲,我一个人步行去了博物苑,想去那里看看冬天的草木——我是一个植物小白,到了中年方知植物能抚慰人心,就想努力多认识它们。 博物苑内人不多,气氛静谧而幽深。这个下午,我要在这里上一堂一个人的植物课,手机里的植物App,就是我的免费...
嘀嗒声
大白天,这个声音又出现了:“嘀……嗒……嘀……嗒……” 明人的耳朵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声音。他请老母亲也过来听听,但80多岁的老母亲表示听不见。他又请大堂值班的物业人员上来一听,可那个胖小伙子也表示听不见。 上一次,明人请值班的刘阿姨在门...
有一种爱,叫爱上海(2023年 第43期)
上期封面 十年前,上海开埠170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稿子《踏上170年的螺旋》。上期周刊做了一组有关上海开埠180年的报道,其中我写的一篇稿子特意取标题《穿越了三个甲子的螺旋》。 “三个甲子”,总共180年——从开埠170年,到开埠180年...

观察家

旧金山会晤催生各方谨慎乐观预期
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此次会晤引发各方强烈关注,体现了全球各国对中美关系趋于健康稳定发展的迫切愿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美两国今天在国际体系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 整体看,...

世界这一周·突破

器官移植,生命的接力
1989年12月3日,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位器官移植专家,经过21个半小时的努力,成功地为一名患者进行了世界首例心脏、肝脏和肾脏多器官移植手术。 此后,器官移植逐渐成为一种可接受的、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命的选项。并且很多时候,它还是挽救终末期器官...

文化

风起滨江:是百年乡愁,更是“杨”帆出海的壮志待酬
漫步杨浦滨江,常可见昔年老厂房留下的痕迹。 已经立冬了,天气渐渐转凉。但午后的阳光轻巧地、慵懒地披在人身上,又是一种秋日传奇的都市蓝调。风起,叶落,而群芳仍自顾自展露笑颜,绚烂如夏花。漫步杨浦滨江,一面是遗留的老厂房、仓库、港口吊车、轮船码...
莫言×于和伟:我们是彼此的YYDS
“莫言和于和伟相聚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这本身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戏剧,这是一出有爱的戏剧,也是一出教育的戏剧。”活动开始,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如此评价这场对谈,引发线下与线上无数观众对这场艺术碰撞的期待。 11月2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
“ART SHANGHAI”亮相:外滩源壹号变身全球文化会客厅
全世界只有一个外滩。她是上海的文化名片,也代表上海的精神品格;是这座城市近现代的起源,也将启发她的未来。若论外滩现存最早的历史建筑,非中山东一路33号的“外滩源壹号”莫属——始建于1849年,当年是英国驻沪总领事馆,3000平方米的独栋二层...
82岁“歌剧之王”多明戈四来上海
普拉西多·多明戈(Plácido Domingo),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12次荣膺格莱美奖,仅在世界顶尖的维也纳歌剧院就演唱歌剧多达201 场,指挥歌剧多达46 场,堪称歌剧界四百年来无人能比的“歌剧之王”。 “歌剧之王...

科技

从仰望苍穹到微观量子诺奖大师的追“光”之旅
近日,塞尔日·阿罗什现身第四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以“光的科学: 从伽利略到量子物理”为题,向听众讲述了几百年的漫长岁月里,人们研究光、认识光、用光探索世界的动人故事。摄影/成钊 对原始人来说,光意味着白昼、意味着方向,对现代人...

社会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
学校在课间十分钟组织学生做游戏。 “听那叮铃铃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来吧来吧来吧大家都来轻松轻松。让我们那疲劳的眼睛看一看蓝天,让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1987年,首届"星海杯"全国大中学生青春之歌歌曲创作大奖赛一等奖...
被“圈养”的孩子们
2022年9月17日,家长带领孩子在山西运城市眼健康科普馆(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技馆)参观。 下课铃响了,本该热闹的学校操场却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孩子到户外活动,甚至除了去洗手间不能出教室,成了很多学校目前通行的做法。以至于有学生吐槽,“...

车市

2023广州车展观察新能源车市“内卷”犹酣
作为国内A级车展的“收官之战”,2023广州车展没有让广大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失望。据悉,本届广州车展展车总数达1132台。其中,全球首发车59台、概念车20台,新能源车469台,占比超过四成,达到41.4%。 展车规模创历史新高,新能源展车数...

漫漫谈

凶相毕“路” 等
1.凶相毕“路”美国批准日本购入400枚“战斧”导弹,作为日本加强对华防御的一部分。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近年来,美国为了谋求单方面的军事优势,不断强化与盟国的军事合作,纵容、支持日方一步一步地突破和平宪法,在强军扩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美日...

专栏

源头活水来,码头绽奇妍
陈东专栏作家不在影剧场和展厅,就在赶去的路上 停摆三年又重启,按下快进键。演艺之都的韧性回弹很红火,为期一个多月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吸引了线上线下600万人次参与。国内外剧目纷至沓来,演奏家、歌唱家、指挥家、舞蹈家、戏剧家、摄影家、画家等各门类...
想家,但回不去了
张佳玮自由撰稿人杂食动物 家,没回去时,想;回家头两天,吃饱喝足,高兴;过两天,生出舒服又嘈杂的沉溺感:像冬日吃了红豆沙年糕,满口黏甜,吃完犯困,只想睡;等再离家,回到了他乡,进了自己独立之后的住处:立刻又开始想家。我猜许多在异乡的人,都有...
我们都是希区柯克
沈嘉禄专栏作家爱好美食和收藏 从地铁十号线交通大学站上来,向东走去,来来往往的行人就明显多了,每个人的脸上残留着兴奋或疲惫,即便是上了年纪的妇女,也步履轻盈地行进在少女时代的想象当中。不少女孩子举起咬了一口的冰淇淋,甜蜜的清凉将与武康大楼一...
孤独感与价值观
苗炜专栏作家读书,写字,旅游,锻炼 加州州立大学的哲学教授凯特琳说,她生命中最孤独的时刻发生在十多年前,她刚从意大利留学一个学期回到家。在佛罗伦萨逗留时,她的意大利语有了很大进步,并且对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的智力和情感上都发生了变化。回...
文化码头,国际舞台
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演出《相对平静》。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随着两大后现代艺术大师罗伯特·威尔逊和露辛达·查尔兹共同创作的剧目《相对平静》盛大上演,为期一个月的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正式落幕。一...
柴尔德的传奇人生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不敢到处乱跑,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只能宅在家里。这段时间,他在家里读书,读考古学史,一本一本书,慢慢读,就当自己重新读了回研究生。 2023年,李零在疫情期间阅读考古学史相关书籍所写下的《考古笔记》由生活书店出版了,厚...
小马拉了大牛车
前两年韩国人拍过一部《地陷》,讲的是一栋公寓突然塌陷掉进深不见底的水洞,《混凝土乌托邦》反过来:整个韩国都震塌了,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栋公寓。同样是灾难片,前者属于灾难救援,而后者属于末世灾难实验。 《地陷》的导演金志勋更让中国观众熟悉的是20...
相关杂志
  • 环球人物

    环球人物

    2025年10期
    ¥9.00
  •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

    2025年22期
    ¥7.29
  • 红旗文稿

    红旗文稿

    2025年20期
    ¥3.00
  •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

    2025年10期
    ¥12.00
  • 民生周刊

    民生周刊

    2025年22期
    ¥12.00
  • 南风窗

    南风窗

    2025年23期
    ¥10.80
  •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

    2025年40期
    ¥5.00
  • 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

    2025年03期
    ¥6.00
  • 军嫂

    军嫂

    2025年10期
    ¥6.00
  •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40期
    ¥6.00
  • 世界知识

    世界知识

    2025年19期
    ¥7.29
  • 看世界

    看世界

    2025年22期
    ¥10.8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5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新民周刊

杂志价格:¥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新民周刊

杂志价格:¥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