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

美与时代·下 (2023年01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艺术收藏
《美与时代(下)》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
原价:¥18.00   促销价:¥10.8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美学名著导读丨《百年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序
1807年,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完成。后人因此而评价道:“贝多芬就是在这部交响曲上成为巨人的。” 我常常想,这个评价何其精彩!一个艺术家要“成为巨人”,唯一的方式,就是借助于自己的作品。 由此我也常常联想,既然艺术家是如此,那么,对于一个...
美学名著导读丨美与实践
【百年中国美学名著导读专栏】: 潘知常教授主编的《百年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八十万字,上、下两卷),2023年将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上卷收录了百年来美学基本理论方面的名著八部(以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为序):李泽厚《美学四讲》、高尔泰《美...
美学名著导读丨“美是自由的象征”:主体论美学的庄严建构
摘 要:高尔泰是当代中国美学主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美是自由的象征》既是中国当代美学的经典著作,也是他美学思想中重要观点的集中体现。围绕“自由”的追求和意义,高尔泰从“美”与人道主义、“美”与自由生命和“美”与自然科学的三个方面,初步...
美学史研究丨“人民性”概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中的引入与新变
摘 要: 20世纪40年代初,“人民性”概念被引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中。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及其与苏联文论的对话,“人民性”逐渐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新时期以前,“人民性”概念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
美学史研究丨论魏晋时期的“气论美学”
摘 要:学者叶朗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艺术乃至中国美学的自觉时代。从现存的艺术文献及艺术品来看,无疑魏晋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代,既创造性地将先秦以来许多的哲学范畴发展成为了美学范畴,同时也开辟了一条不同于秦汉之时的艺术道路,并且为后来的“意...
美学史研究丨大众媒介时代的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
摘 要:大众媒介的兴起已经改变了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和新现实,也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实现形式和传播途径。本文基于阿德诺·豪泽尔对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定义,探讨二者在大众媒介时代各自遭遇的困境。同时,豪泽尔关于艺...
美学史研究丨美学应回归生活世界
摘 要:从西方学术源流看,美学学科的产生便是要关注感性,但是一直以来却被理性的话语所掌握。随着时代和思想的转变,美学应该回归生活世界。海德格尔通过天地人神四元世界展现美应该是生活世界的生成。维特根斯坦认为西方哲学传统脱离了生活世界,变成了...
美学史研究丨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的群众观
摘 要:阿诺德作为文化研究的一位先辈,一直都在追求美好光明的文化状态,避免社会走向不受控制的无政府状态。阿诺德以文化的视角考察了英国当时社会的三大阶级,并声称文化中不存在阶级。雷蒙·威廉斯对批判阿诺德的群众观有重要贡献,如果文化...
美学史研究丨贡布里希多元化的视觉艺术观探析
摘 要:贡布里希是20世纪西方艺术界伟大的学者,其艺术思想涵盖了各个方面。基于贡布里希的诸多思想,从视觉文化的视角着手,探析他的视觉艺术观,以其视觉艺术认知论,艺术视觉的变异性,视觉艺术观念下的图像逻辑为基点,试分析贡布里希对于视觉艺术观...
美学史研究丨日常生活审美化何以可能
摘 要:如今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虽“硝烟”已散,但对该问题的展开在今日远比之前更宽阔,研究也更加具体与深入。韦尔施论述该命题时分别阐述了其中不同的内涵,其态度略有不同,他虽然着重强调“深层审美化”,但却不可忽视他对“浅表审美化”方...
审美视点丨生命之光:维尔纽斯隔都文化活动中的约瑟夫斯
摘 要:伊兹科沃克·鲁达舍维奇在相对隐秘地情况下写完《维尔纽斯隔都日记》,记录了隔都生活的困境和文化生活。约瑟夫斯的《犹太战史》等历史著作成为他写作的源泉。虽然在隔都中的日记写作始终伴随着对惩罚和彻底毁灭的恐惧,然而参与对希律王...
审美视点丨偶然与必然
摘 要:译制片作为“世界的窗口”对于当代中国的电影观众来说是一段记忆的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为译制片带来了双重影响。上海电影译制厂于1957年4月成立,它是我国第一家专业译制外国影片的电影厂...
审美视点丨连环画的图与文时空叙事研究
摘 要:连环画运用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空间叙事。连环画的图与文时空叙事研究以连环画《血溅津门》为例,通过分析图与文构建时间的空间化叙事与空间中的时间感,搭建立体的时空故事线索,让图文叙事产生独特的艺术表达。 关键词:连环画;时空叙事...
审美视点丨鲁迅外国版画推介活动的转变研究
摘 要:鲁迅作为新兴木刻运动主要领导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通过影印画册、举办展览、开办培训班等形式,对以德国和苏联为代表的西方版画进行了一系列的介绍推广活动,引导了中国木刻版画运动。由于他个人喜好与现实原因,鲁迅的文艺思想不断发展,导致...
审美与音乐丨藏族音乐元素在中国当代音乐中的运用
摘 要:以藏族民间音乐为创作元素的作品在中国当代音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作曲家方可杰为北京交响乐团委约而作的管弦乐《热巴舞曲》便是其中一部。该作品于2004年在“中国第十届音乐作品(交响乐)评比”中获三等奖,2005年由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
审美与音乐丨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国内芭蕾舞研究现状
摘 要:为了更好地促进芭蕾舞蹈在国内的研究与发展,全面梳理2001年至2020年国内专家学者的芭蕾舞蹈理论研究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选取CNKI数据库中931篇相关论文为数据研究的样本集,运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性分析,进行科技...
审美与艺术学丨浅析胡明哲岩彩艺术中的人民性思想
摘 要:“岩彩”是20世纪末诞生在中国美术界的新概念,岩彩的出现顺应着时代的发展潮流,人民性思想是其最重要特征之一。胡明哲作为最早推动岩彩艺术发展的关键人物,她的作品深刻地体现出人民性思想。胡明哲岩彩艺术中的人民性思想主要表现在她的创作思...
审美与艺术学丨赵孟頫《前后赤壁赋》行书技法探究
摘 要:赵孟頫的书法师古但又不泥古,其结笔用字飘逸婉转,气息流畅,自成神韵。特别是其成熟期书写的《前后赤壁赋》作品笔法美峻、结体疏密有间,行草间杂其中而笔触顺滑、牵丝飘逸,结构也转为修长,劲健风朗,充分体现出赵孟頫的行书技法与艺术风格。 ...
审美与艺术学丨浅议李倜及其行书《跋陆柬之书文赋》
摘 要:李倜是元代初期杰出的书法家。他书艺精深,为人倜傥,有高士之风,曾在元初艺坛享有盛誉,几乎与赵孟頫、鲜于枢齐名。由于李倜传世作品数量稀少,严重影响了他在后世的声望,故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其在元代书坛的真实地位。李倜题写在《陆柬之书文赋...
审美与艺术学丨对近代西方肖像绘画作品中人物眼睛表达方式转变的研究
摘 要:西方肖像画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西方肖像画的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各种潮流和风格,人物的面部呈现也随之变化。文艺复兴到19世纪前期的人物绘画追求的是形象的再现,艺术家们凭借高超的技巧将人物的神态刻画的栩栩如生,眼睛的表现犹如照相...
审美与艺术学丨刀锋战士
摘 要:木刻版画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古代人民精神信仰、风俗习惯、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延安市作为我国革命圣地,其木刻版画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爱国情怀和军民生活的集中展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审美与文学丨吕祖谦《古文关键》与南宋时文写作
摘 要:吕祖谦《古文关键》虽为古文选本,但具有强烈的时文色彩,尤其与南宋科场论文的写作息息相关。从选文看,特重论文,选入大量科场论文,所选其它文体中也皆以议论为主。从具体的评语看,因南宋科场时文已经程式化,文章各部分的功能、内容与顺序较为...
审美与文学丨试论钟惺诗文中的“幽情单绪”
摘 要:晚明时期,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纠正了七子、公安派的流弊,在取两家之长的同时又结合文坛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竟陵文学道路。其诗歌风格以“幽深孤峭”为典型特征,以抒发个人内心的“幽情单绪”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为主,诗文立意新奇...
审美与文学丨辨析王安石的无情与有情
摘 要:历史对王安石的评价多是薄情寡义、冷酷无情,但王安石用92首亲情诗证明了自己的亲友孝节与重情重义。评价与事实之间形成强烈反差的原因有二:一是王安石的政敌希望通过对王安石道德上的诋毁从而阻止其变法的实施;二是王安石过于执拗的性格与强硬...
审美与文学丨托尔金与现代奇幻文学的生成
摘 要:英国当代著名作家J.R.R.托尔金的代表作《魔戒》自出版后就在文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托尔金重新唤起了当代读者对中世纪早期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这部作品为大量的作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并开创了“现代奇幻”这一新的文类...
审美与文学丨萧红创作观的形成与表达
摘 要:萧红的创作观集中体现在她认为“作家应该属于全人类,要向着全人类的愚昧写作”。她的观点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很多作家不同。但萧红通过自己的作品用力维护她自己与世界联系的特殊通道,即自叙传的书写形式。这种自叙传的核心内容就是童年视角、女性意...
审美与文学丨冷却与狂欢
摘 要:艺术创作往往通过死亡这一极端处境来审视人的行动、性格、内心活动乃至人性的本质特征。在先锋作家内部,对于死亡叙述的处理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其中余华与莫言可以被视为两种风格的典型。余华笔下的死亡叙事平静而残酷,莫言则多以充沛的情感书写死...
审美与文学丨试论余华新作《文城》的回退与虚无
摘 要:时隔八年,年逾花甲的余华携新作《文城》回归文坛。《文城》与余华此前出版的作品相比,呈现出全然不同的风格特点——浪漫传奇性。然而,在看似向前探索的背后,实则体现出余华到了暮年写作风格的回退与思想性的不足。余华试图倒退回自己熟悉的历史...
审美与文学丨幸田露伴《风流佛》中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研究
摘 要:日本小说家幸田露伴在其早期作品中刻画了许多具备传统匠人品质的男性形象,这使得他在那个对西洋文明趋之若鹜的近代日本文坛上独树一帜。同时,其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也值得推敲。幸田露伴在《风流佛》中塑造了阿辰、室香两名女性形象,并呈现出以...
审美与文学丨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苔菲小说的《绅士》解读
摘 要:《绅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女作家苔菲所创作的一篇短篇幽默小说,主要讲述了虚伪的绅士瓦夏和有夫之妇万尼娅之间的情感纠葛。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批评方法,分析《绅士》这篇小说,解读苔菲是如何通过讽刺修辞达到批判男权的目的,也能发现她...
影视美学丨张杨电影女性形象分析
摘 要:张杨在中国导演代际划分中属于第六代,他的影片多以温情的笔调、仁和的思想平衡着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大都是在展现小人物的家庭生活、都市爱情故事,引发了受众的极大共鸣。他在影像中多构建以男性为主导的世界,对于女性形象却是鲜少涉及,所描...
影视美学丨论《何以笙箫默》小说与电影叙事手法之差异
摘 要:作为不同媒介,小说和电影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何以笙箫默》从小说改编至电影,彰显了其中蕴含的媒介与叙事之别。与小说在叙事手法上对人物相对均衡的泼墨不同,电影会对主要人物进行性格重塑而对次要人物进行删减。在叙事结构上,电影...
影视美学丨东北:中国电影银幕上的“雪国”
摘 要:東北电影经历过漫长的变迁,雪元素却始终在东北电影的银幕上活跃非凡。东北的雪有其特殊性,雪对于东北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面貌都有重要影响。东北可以称之为中国银幕上的“雪国”。诸多东北电影导演都对雪元素的运用情有独钟。冬季也是东北电影导...
影视美学丨从《闪灵》到《无辜者》:论画外音乐在心理恐怖类电影中的作用
摘 要:心理恐怖类电影一经问世就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恐怖电影的独特美学特性。《闪灵》作为代表之作,库布里克在影片中运用音乐做了大量的听觉信号,以视听的完美结合营造出完全心理内化的心理恐怖片。《无辜者》作为同类续作,沃格特同样运用音乐在貌似平...
影视美学丨陈英雄电影的空间美学刍议
摘 要:越南电影陈英雄的电影《青木瓜的滋味》研究中很少提到其空间美学。《青木瓜的滋味》展现了庭院空间美学,以及特有的横移式长镜头美学。庭院的空间美学与东方的园林艺术美学紧密相关,而横移式长镜头更是借鉴了中国古典的卷轴画的艺术传统。不仅如此...
影视美学丨媒介转换与艺术重构
摘 要:從198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无性别的神》到2002年由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拉萨往事》,作为故事“底本”的《无性别的神》经过改版和改编,发生了诸多变化。就主题而言,从最初的成长主题转变为西藏变革主题;就叙事技巧而言,由于媒介不同,叙...
影视美学丨《革命者》:中西方诗性语义下的记忆与生命
摘 要:《革命者》在中西的“诗性”语义下均搭建起了一种诗性的文本空间与情绪氛围,而在此诗性空间的基础之上,一个“记忆之场”又在此诞生,承载着国人的时代记忆,又表达着生命美学的崇高呈现,并借影像予以再塑,革命情感由此生生不息。 关键词:革命...
影视美学丨冰岛电影对“类型”的本土化改写初探
摘 要:21世纪以来,冰岛电影在北欧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类型化元素的使用迎合着世界电影潮流,并在国际A类电影节展中斩获多项大奖。欧美电影中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拥有世人所欣赏的冰岛故事和冰岛美学。凭借着北欧气质,以2021年备受关注的《羊崽》...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美与时代·下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0.68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