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宇宙第一药厂”的血腥发家史

2021年11月7日,美国纽约,辉瑞总部外的广告牌

日前,美国民间组织“真相工程”(Project Veritas)放出猛料,一位被指工作于辉瑞研发部门的男子,在视频中亲口承认,辉瑞正在“引导进化”新冠病毒的变种。

国内外舆论随之哗然,美国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塔克·卡尔森将辉瑞的行为,比作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辉瑞随后回应称,公司在对新冠疫苗的开发中,没有进行功能增益和定向进化研究。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这次对于辉瑞的爆料尚存在相当多的漏洞,不足以支撑对其的实际指控,视频中所说的“提前研究和判断病毒的变异方向”,也与公众认知中的“制造病毒”有着天壤之别。但这并不妨碍该视频在美国社交媒体上收获超4000万的播放量,美国民众对辉瑞的不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美国民间组织“真相工程”放出辉瑞正在“引导进化”新冠病毒变种的猛料

宝塔糖、可乐与伟哥

作为顶尖药企,辉瑞在新冠疫情中出尽风头。商业数据分析公司Global Data预计,从2021年到2028年,单是新冠特效药Paxlovid这一项,就将为公司带来超800亿美元的收入。

从一家化学品厂,成长为如今全球处方药销售规模最大的药企,辉瑞发展中抹不去的印记是血腥与傲慢。把儿童当作试药工具,依仗疫苗实施霸权……受害者的哭喊声,被辉瑞顶级药企的光环遮蔽;遭到辉瑞迫害的群体,几乎不可能有精力和财力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抗衡。

回顾辉瑞的发家史,或许正应了马克思所说的,当资本来到人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

1849年,纽约布鲁克林,一座双层红砖房拔地而起。与工厂烟囱里阵阵黑烟一并升腾的,还有德裔移民青年辉瑞和厄哈特追逐财富的美国梦。

这对年仅20多岁的表兄弟,哥哥厄哈特是糖果商,弟弟辉瑞是药剂师学徒。他们拿着借来的2500美元,创立了一家以弟弟姓氏命名的公司。彼时的兄弟二人不会想到,百年以后,他们眼前这座工厂,将为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草创之初,辉瑞主打化学品生产,但让兄弟俩赚到第一桶金的,却是糖果。难以消灭的肠道寄生虫,是19世纪美国人最痛苦的记忆之一,辉瑞生产的驱虫药“山道年”效果甚佳,却因口感太苦而卖不动。

为此,糖果商出身的厄哈特,将杏仁太妃糖与山道年混合,并制成宝塔形状。好入口且有疗效的山道年糖一炮而红,陆续被各国仿制。如今国内“80后”和“90后”儿时记忆中的宝塔糖,本质上就是山道年糖。

1880年代,可口可乐等新式碳酸饮料相继问世并风靡美国。作为全美领先的柠檬酸制造商,辉瑞成为了这些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1920年代,辉瑞研究出了用发酵工艺生产柠檬酸的技法,极大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量,这也使得其几乎垄断了柠檬酸市场,成为可口可乐征服世界背后,最重要的技术支持者之一。

儿时记忆中的宝塔糖,本质上是驱虫药山道年糖
1849年,纽约布鲁克林,辉瑞的第一家工厂
治疗男性功能障碍的西地那非(左)和知名降压药“ 络活喜”(右)

盟軍诺曼底登陆中,所携带的青霉素有90%是辉瑞公司生产的。

1942年,辉瑞利用深罐发酵技术实现了青霉素的量产,在拯救无数盟军士兵生命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回报。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中,所携带的青霉素有90%是辉瑞公司生产的;1945年,辉瑞生产的青霉素占全球青霉素产量的一半以上;次年,辉瑞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4300万美元,尝到甜头的辉瑞开始将更多精力放在医药领域。

此后的数十年里,辉瑞先后研制出了治疗男性功能障碍的西地那非(俗名“伟哥”)、知名降压药“络活喜”、全球最畅销的处方消炎药吡罗普康等“爆款”药物。以1998年上市的西地那非为例,当年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20万名医生,为300万患者开具了700万张处方,成功售出5000万片药。

人体试药惨案

如果辉瑞的故事仅止于此,那不过是个普通的企业接连踩中时代风口,最终造就商业王国的俗套传奇故事。

但现实往往比戏剧更有张力,对于热爱可乐和需要西地那非的人们来说,辉瑞或许意味着欢愉,但对于尼日利亚的一些孩子而言,辉瑞二字代表着无尽的苦难。

2000年12月,《华盛顿邮报》刊发了系列调查报道,揭露了辉瑞在尼日利亚利用儿童“试药”的恶行。时间回到1990年代,一种名为“特洛芬”的广谱抗菌药被摆到了辉瑞公司高层面前—与同类型产品相比,特洛芬杀菌效果极佳,如果成功上市,年销售额将高达10亿美元。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