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国汽车的无畏十年

2.0时代,中国车企盯上了欧美,想和传统豪强车企争夺这片中高端市场。管鸣宇观察到,车企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出口卖车生意,开始寻求建厂、跨境品牌合作、共用技术,比如车型平台等。

中国汽车出口,变化的不仅是目的地,还有销售数量和相应的世界排名。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实现了多年来一直徘徊在100万辆左右的突破。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31万辆,同比增长304.6%。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2020年106万辆的出口量几乎实现100%增长,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日本(382万辆)和德国(230万辆)。

2021年汽车出口量为何实现翻番增长?中汽协产业研究部副主任刘征将其归为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海外市场逐步恢复,需求加速回暖。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但其对经济的影响和限制越来越小;二是中国汽车产业链条相对完备,生产能力稳定,可及时向海外市场提供优质汽车产品,有效彌补海外市场的供应缺口;三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爆发式增长,成为新动能。

表3:2020年中国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0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万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整理

按企业来看,2021年,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依次是:上汽集团(59.8万辆)、奇瑞汽车(26.9万辆)、特斯拉(16.3万辆)、长安汽车(15.9万辆)、东风汽车(15.4万辆)、长城汽车(14.3万辆)、吉利控股(11.5万辆)、北汽集团(8.1万辆)、江汽集团(7.4万辆)和重汽集团(5.4万辆)。

《财经》记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亮点。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整车出口量中,新能源车分别占到7%和15%,出口量分别是7万辆和31万辆。推特(Twitter)大中华区科技与汽车行业业务经理王更告诉《财经》记者,在以色列,2022年的电动汽车总销量数据显示,中国的电动汽车预计占据50%以上。

中国正在努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近两年,上汽名爵MG、领克、比亚迪、蔚来、小鹏、红旗、岚图等国产品牌陆续出口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在欧洲大受欢迎”成了最新的新闻标题。

其中,在欧洲开设直营门店的小鹏和蔚来颇受关注。今年上半年,小鹏在瑞典、荷兰、丹麦和挪威开出四家直营店,以“直营+经销商”的模式出海,并宣布近两年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投资。2021年10月,蔚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开的欧洲首家直营门店开业,开始向用户交付旗舰SUV车型ES8,2022年计划将产品和服务扩展到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

CarsalesSbase统计,2021年,小鹏汽车销量为486辆,2022年截至4月的累计销量是426辆;蔚来汽车2021年销量为200辆。

安永大中华区先进制造与移动出行行业主管合伙人叶亮告诉《财经》记者,如今汽车出口有三大变化,一是出口国家越发全面,过去以中国友好国家和发展中市场为主,现在积极布局欧洲等主流市场;二是出口车型更先进,过去多是低成本车型,现在不少以高端车切入市场,再用中低端车走量铺货;三是出口战略从过去的被动式或尝试式,到现在的主动出击,除了当地建厂,还自建销售渠道、定制化开发车型等。

中国市场再大,也无法满足一个顶级企业发展的需求。一个汽车强国一定要在世界市场上拥有一定份额。

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出口车企前五名分别为奇瑞、吉利、长城、上汽和力帆,其中奇瑞和吉利均超过10万辆。

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中国与东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刺激汽车出口量提升。2015年-2019年,中国整车出口量持续攀升,到2019年达到121.5万辆。

2021年成为重要节点,汽车整车出口量达到212万辆的新高,同比将近翻倍,更从“量变”走向“质变”。

十年间的中国汽车市场,恰似一个舞台,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又是一部历史,记录了变化和奇迹诞生的过程。中国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时期,相信中国汽车产业一定能在全面开放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抓住发展机遇,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从容应对各种压力,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汽车强国梦。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4
畅销排行榜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