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国汽车的无畏十年

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历经近五年过渡期后,中国乘用车股比限制于2022年终如约放开。

业内普遍认为,从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真正体现了“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

从股比限制到全面放开,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开放。其中,既有特斯拉建立独资企业,也有宝马等进行股比调整,以及大众建立第三家合资企业等。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建立,又给了市场主体更多的自主权。

《财经》记者了解到,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在长远利益与短期损失的博弈之间,“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应运而生。1994年,中国发布的《汽车产业政策》设置了“外资企业持股比例50%的上限”。近30年时间里,该政策对于国内汽车工业起到很大保护作用,也对国内车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擎托。

不过竞争更有利于优胜劣汰。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合资股比限制不断放开的同时,汽车市场内的利益划分也将实现再平衡,我国汽车市场内的竞争将更加充分,在中国汽车产业效率与规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股比放开有利于中国汽车技术进一步提升。”

《財经》记者观察到,在2018年明确放开股比限制后,不少的合资车企,或是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已不再以过去的惯例(50:50)作为合资的股权占比,股比变更案例爆发式增长。

2018年10月,宝马将在华晨宝马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业界称其为外资股比放开之后的首个外资增股案例;2020年2月,四川现代完成股权更替,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韩国现代汽车)成为唯一的股东,造就了中国第一家合资车企转变为外资独资车企的案例。

2020年3月,广汽本田全资收购合并了本田汽车(中国),成为了新股比时代中资“收编”外资的首起案例;2020年12月,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大众中国投资持有大众(安徽)75%的股权;2020年一汽和奥迪新成立的一汽奥迪新能源合资公司中,一汽股权占比为40%,而剩余60%的股权则属于奥迪。进入2021年,东南汽车、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和腾势纷纷进行了不同规模的股权转让操作。

有分析指出,合资股比放开将提升企业自主发展的竞争力,倒逼汽车产业淘汰落后企业。特别是对自主品牌而言,将会推动企业加强研发和技术投入,掌握核心技术,努力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形象,向中高端以及国际市场拓展,增强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和效率,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由技术外源型发展转变为创新引领型发展。

此外,得益于股比限制的放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从2019年1月7日奠基到10月23日正式落成投产,仅用了不到十个月时间,刷新了“中国速度”,也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对于特斯拉而言,工厂的落成投产仅仅是其扩大中国市场走出的第一步,这里生产的汽车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出口到了欧洲市场,让特斯拉上海工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枢纽”。

开放带来进步,开放带来发展,开放带来共赢。股比放开,既体现中国汽车行业已具备更加良好的改革开放、依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更容易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倒逼国内车企深化改革。

“包括中国汽车产业在内,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付于武表示,“一个开放的中国汽车产业,才能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成就汽车强国梦想,创造共同发展的新奇迹。”

行稳致远,走出国门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增长势头极强,车企深感时不我待,唯恐错失先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2022年前七个月出口150.9万辆,正日益逼近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日本。

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如今也即将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内需与出口两旺,这在国际上并不多见——汽车出口大国一般要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本身产业结构完善、产能强劲;另一个是本国市场不能过于庞大,以至于本国的产能无法溢出。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与2020年的成绩比,销量翻番,第一次突破2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日德。

值得一提的是,发达国家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目的地。

“中国车企出海已经从1.0时代到了2.0时代。”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大中华区汽车板块业务负责人管鸣宇向《财经》记者解释道,出海1.0时代,中国车企专注于亚非拉等市场,主打性价比,“找到目标市场以后,更多通过简单的贸易路径,销售现有产品,短期行为偏多而缺少中长期的布局思考,计划性不强”。

表1:2010年-2020年中国整车产品出口量(万辆)

资料来源:2010年-2019年数据根据相应年份《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整理;2018年、2019年专用汽车数据为特种车数据;2020年数据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整理

表2:2010年-2020年中国整车产品出口贸易额(亿美元)

资料来源:2010年-2019年数据根据相应年份《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整理;2018年、2019年专用汽车数据为特种车数据;2020年数据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整理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畅销排行榜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