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

陶蓓蓓
  
速读·中旬
2022年3期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 上海 201700

◆摘要:高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价值观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回归“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本位,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知识以及技能的教授时,应把握学科价值,渗透学科德育。同时应注重价值观的塑造和思想的引领,从而让学生的是非观念与跨文化意识得以良好培养,潜移默化中树立其文化自信,充分英语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本文主要简析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的实践。

◆关键词:高中英语;渗透德育;教学实践

一、引言

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由此可见,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是落实三维目标的具体表现。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三维目标,更加重视学生在思想道德层面上的成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由此可因此,英语可以作为一个载体,在课堂上老师教授学生英语这一语言的同时,也可渗透学生的德育。而对于德育的理解并不是教案上最后一个简简单单的情感目标,亦或是课堂最后一句的情感总结。它渗透于平时的每一节英语课和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更渗透于教师的每一句课堂用语,师生的每一次课堂互动以及学生每一次课堂活动的参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基于学生语言运用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理念。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元素,为学生输入最真实和有效的语言,输入语言的同时也是情感教育的灌输。

二、挖掘文本德育元素,渗透德育

英语作为一门文科课程,蕴涵着一定的德育因素。教师可以借助语言的桥梁作用,根据学情,将传授英语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教材是渗透德育的基础,如何根据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挖掘德育的切入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教师应立足教材文本,钻研文本内容,对标英语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体系,挖掘其隐性或显性的德育内容。

例如,高中英语(上教版)第三册第4单元《A road less travelled》一课,主要讲述了主人公Amy将“依托旅游业推动当地发展”的想法付诸行动,帮助非洲莫桑比克村民改善当地生活的故事。根据文本内容,对标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体系中“人与社会”大类,深入研读语篇,确立了“学生能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生活中普通人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文为记叙文,结构清晰。文章第1、2段主要对主人公Amy进行了描述,文章第3、4、5段详细描述了小村庄的初始状态、主人公Amy改造村庄的过程以及改造后村庄的状态。根据文章描述,可得出主人公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可以此为德育的切入点。随后,通过分析第3至第5段对比改造前与改造后的乡村,让学生感受并领悟到主人公Amy对破落乡村——莫桑比克做出的重要贡献。最后,通过该语篇的学习,学生能对乡村振兴有一定的认知,也能深刻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三、以问题为导向,渗透德育

与传统教育理念不同的是,近年来教育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通过在英语课堂上对英语这一语言的学习,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塑造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出现的可渗透德育的恰当时机,进行有效提问和追问,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达到育人的效果。

例如,牛津英语(上海版)高二第二学期Unit 3 Fashion一课,文章主要讲述了是一名高中学生Laura在课堂上所做的关于时尚的演讲。Laura从自身的经历和视角出发,对“fashion”这一主题进行了演讲,并带来了5件物品,阐述时尚的重要性、时尚对于经济、自然界的影响,以及时尚应该在人们心目中的正确的地位。该语篇德育元素浓重,包含多个德育切入点。然而,若是照本宣科、灌输式地进行德育教育,无法真正达到情感共鸣。课前,教师应该钻研文本,预设学生回答,精心设计有效提问。课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时产出,寻找德育契机,进行环环相扣的追问,通过师生间沟通,循循善诱式地引发学生共鸣。

因此,在教授Unit 3 Fashion一文前,可通过观看视频《时尚秀》引出本课话题“时尚”。接着,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fashion? Are you fashionable? Who do you think is fashionable? Why?”等一些问题,了解学生对“时尚”的看法,为后面有效提问做铺垫。

课中,阅读至文章第三段时,教师可提问“Is Gary keen on fashion? When Gary visited London, what did he do? What did Gary think of fashion? What did Laura think of fashion?”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可以得出Laura和Gary对待“时尚”不同的看法。接着,教师可追问“Suppose you visited London, would you spend all your time searching for the coolest pair of trainers like Gary?”通过课前提问,得知学生对于“时尚”的看法,所以存在学生可能回答“Yes”,也存在学生会回答“No”。教师可进一步追问“Why?”,通过生生间交流,思维间的碰撞,引发情感共鸣,感悟到“我们可以热衷于时尚,但要避免过度追求时尚”,并将之内化于心。

四、创设有效情境,渗透德育

情境是教师“人为” 创设的“典型场景”,也就是让所学语言在一个人为创设的环境中展现出来。与传统教学不同,情境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中,去学习可理解的、有趣的学习材料。它以情感活动统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通过“育人以情”、“育人以智、“育人以德”,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于情境之中,从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整合。只有创设有效性、生活性才能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悟、反思,实现自主悦纳,做到潜移默化式地德育渗透。

例如,牛津英语(上海版)高二第一学期Unit4The hamburger business主要讲述了麦当劳的发展史。通过该文本的学习,挖掘麦当劳成功原因,使学生意识到成功在于不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职业素养。根据文本内容,学生不难找出麦当劳成功的原因,但对于进一步深挖麦当劳成功原因,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播放麦当劳宣传片并利用图片,直观地展示出麦当劳在各个细节中取胜的原因,如麦当劳提供儿童餐、24小时营业、微笑服务、24小时外送、合理的价格、高品质食材、不同口味产品等,进一步深入挖掘麦当劳成功的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通过对麦当劳成功原因的深入挖掘,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德育的渗透,使学生逐渐意识到成功在于不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在课堂最后环节,根据课前对本土特色食品的调查情况,以“阿婆粽”为例,运用本堂课所学,借鉴麦当劳成功的原因,为“阿婆粽”制定发展计划并进行小组展示。创设真实情境,提供锻炼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机会,并在活动中升华情感目标,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学以致用。

五、结合校园文化,渗透德育

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组成,校园文化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成长。教师若能回归“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本位,将“学科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课堂的显性教育和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相统一,将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便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例如,上海工商信息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深入践行以“平凡,但绝不平庸”为主流价值引领的学校青藤文化,培育具备家国情怀、民族认同、社会担当的新时代工匠。英语必修第一册(普通高中教科书) Unit2 Cultural focus: What’s in a name?一课,主要讲述了澳大利亚地区“地名”的命名目的及意义。教师教授本课时,在解决词汇障碍及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可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探索“命名”背后的意义和方法。同时,通过探索学校“校园十景”命名的意义以及背后所蕴含的“青藤精神”,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文化。最后,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校新造大楼命名,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将课堂的显性教育与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真正融合为一。

六、总结

英语课堂不是简单的语言知识点的机械性操练。机械性的操练虽具有必要性,但要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张图片,一个单词,一句言语的点播便可达到德育的效果。课前,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将德育融入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学校文化,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搭建情感互通的平台,相信学生,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思维,达到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烨.浅淡“立德树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海外英语,2021(14):209-210.

[2]陈兴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1(35):193-194.

[3]彭涛.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案例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0(18):7-8.

[4]丁玲.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J].中学英语园地,2012(05):54-5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