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关于在家庭教育中塑造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研究

张勋昌
  
速读·中旬
2022年3期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古学区 甘肃 张掖 734500

◆摘要: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他们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他们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对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塑造,在小学阶段就得引起高度的重视,家长一定要格外关注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操,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顺利地走好未来的路。本文对现阶段家庭教育所具备的时代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以此来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塑造,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行为习惯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国家越发注重学校的素质教育,而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品德素养,是素质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则会给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带来阻碍。因此,家长需要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合适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们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促进人们的进步与发展意义重大。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一阶段要重点实施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必须重视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养成教育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文明礼仪方面习惯;第二,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待人处事等;第三,思维习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方面都不够成熟,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并深化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使其遵守做人做事的原则,对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意义重大,有助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是“虎熊猫教育”,忽视学生的自尊和个性,以正确的方式抚养孩子。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误时,他会攻击、批评或骂它给孩子“长期记忆”。孩子们真的不再犯错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种教育方法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效,但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自我意识,不仅妨碍了儿童的身体完整,阻碍了儿童自身的成长,很可能导致儿童对教育的抵制,而且也妨碍了良好行为的发展。

(二)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大多数家长把孩子当成学习的结果来评判。父母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果,导致孩子处于紧张的学习环境中,限制了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学习。父母必须不断地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当你遇到困难时,不应该责备孩子,而应该熟悉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父母必须提高孩子的素质,注重孩子的发展。

(三)家长忽视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当今知识社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关心是学习,只要他们好。大多数情况下,学习成果忽略了作为衡量好孩子或坏孩子行为发展、诚实品质、爱好等的尺度。孩子们还小,行为上的好坏之分需要仔细的指导和教育。小学是形成行为的关键时刻,这时父母应该努力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如果错过这一关键阶段养成不好的习惯,就很难再改变了。

四、在家庭教育中塑造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强化学生对情感认知和道德理解

要想充分地保证小学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关键在于保证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针对小学情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重视将行为习惯培养与情感教育两者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推进道德情感教育的开展。比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向学生播放教育价值高的短视频,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或组织开展丰富的辩论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围绕着生活中的常见行为展开热烈的辩论,强化学生对情感认知,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行为和良好行为习惯,促使学生能意识到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出良好行为习惯。

(二)做好家庭教育的前提工作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责任主体,他们的思想与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要正确理解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良好的初衷要建立在科学教育之上。他们要对孩子的成长特点形成明确的认识,要认识到自己孩子行为习惯塑造的长期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教育可能会遭受失败,但是也不能因为遇到一些挫折就放弃教育。同时,对孩子的成长也不能好高骛远,偏离孩子的成长实际与心理需求。每个孩子都有其特殊性,他们有缺点也有优点。家长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使他们实现均衡发展。比如,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够优秀,但是劳动积极,家长要看到他们热爱劳动的闪光点,对他们给予肯定与表扬,并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去,相信孩子在学习上也不会差,这种鼓励与肯定,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自信。

(三)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习惯。这需要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必须在家庭生活中严格努力,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表现良好。比如,父母必须为父母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才能激发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和孩子尊重老人的习惯,父母必须尊重自己,不要碰到护士长;为了培养学生,节俭和节俭的习惯,父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浪费;为了养活和节约小学教师,父母必须在家或外出就餐,或者收拾残羹剩饭。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老师,父母的行为隐含地影响着孩子,看到父母的这种行为后,小学生自觉地模仿,养成了养成良好行为的自然习惯。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与孩子之间的民主沟通

沟通在某种意义上是有效启动的前提。在中国的许多家庭,今天父母和孩子之间几乎没有有效的沟通。许多父母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对自己孩子的信仰过于严格,不能仅仅因为他们是一个行政人员,一个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受过教育的人,就抚养孩子。父母应承认自己的错误,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与子女进行情感和情感密集的沟通,以最佳的力量引导,引导趋势,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子女逐步产生氧气,养成良好的行为。

(五)协调一致地引导学生养成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参与人数较多、性格大不相同的家庭教育导致儿童教育的态度和方法不同。为了促进良好的家庭教育行为,家庭成员必须积极沟通、协调,以统一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祖先太爱孩子了,即使行为不当也无法改正。而父母则批评和教育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缺乏沟通,不仅会将家庭教育分散成形式,还会导致家庭矛盾。因此,家庭成员必须就儿童的教育问题达成共识,积极与儿童沟通,从正确的角度出发,开始指导儿童,帮助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意识,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家长要多鼓励孩子

帮助孩子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与表扬,让自己在父母那里实现价值认同。当孩子做出积极的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地表扬他们,强化他们的这种行为。比如,孩子主动帮父母干家务,哪怕他们不小心做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主观意愿,表扬他们的行为。对于他们做得优秀的一面进行肯定,对他们做得不够好的,指出他们的错误,鼓励他们,让他们干家务时再细心一些。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帮父母干家务,是积极的正确行为,他们会从心理上强化自己的做法,并希望通过干家务得到父母更多的表扬。家长不断地对他们进行认同,孩子就会养成爱干家务的习惯。另外,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情的用心栽培往往能让孩子实现更好的成长。通过做这些小事情,孩子就会养成做事细心的好习惯。比如,孩子的作业突然出现了潦草的现象,作为家长要细心观察,问清楚原因,并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明白细节做不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无论做什么都要耐心细致,坚持到底。

(七)适当放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必须充分认识到促进儿童独立的重要性,这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独立处理问题,独立应对挑战,以促进真正的成长。因此,父母必须学会正确地放开孩子,不要总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不断地沮丧,积极地让孩子解决自己的问题,尊重孩子真正让孩子成长的想法,确保在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八)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小学良好行为的关键。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如果学生生活在批判性的家庭氛围中,他学会了反对;当他生活在一个令人鼓舞的家庭环境中时,他有信心;当他生活在一个值得称赞的家庭氛围中时,他学会了感恩。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改善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从而促进学生的行为。一些家长必须改变他们的传统教育观念,当他们意识到孩子有坏习惯时,他们应该能够更好地引导对自己坏行为的认识,澄清坏行为的原因,因为孩子清楚地表明兴趣是坏习惯,需要改正才能合理地教育孩子。

(九)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养成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突破,而且要求父母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确定子女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适应他们的行为。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正是他们玩耍的关键阶段,他们愿意模仿。此时,父母可以从文字文明、文明行为等一滴小事做起。,为儿童树立道德榜样,使儿童在模仿、自主接受、自主行动中表现良好。

(十)密切家校联系,突出教师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不可或缺的。学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对如何帮助儿童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有着更好和更系统的了解。在儿童行为教育方面,学校之间的联系密切,使教师能够更多地参与家庭教育的建设。小额供资和家庭小组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密切联系,提供有效的指导。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再仅限于有限的家长会议和困难的家庭作业。教师可以借助家庭教育的小额想法,与父母分享,也可以在网上分享关于孩子在家庭中表现的信息,及时向父母提供专业咨询。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塑造方面,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要努力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利用多种方式提高自己,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表现形成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形成正面的影响。另外家长也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多开展一些家庭教育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他们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窦慧娟.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影响[J].中华少年,2019(16):23.

[2]高凤英.家庭教育中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25.

[3]秦飞.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J].情感读本,2019(20):63.

[4]阎海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9(05).

[5]刘子疆.浅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J].新课程(综合版),2019(04):74.

[6]李鹤.家庭因素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5):10-13.

[7]杨丽霞.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析[J].文渊(小学版),2019(09):46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