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系统思维下的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建设研究

朱芳转
  
速读·中旬
2022年1期
渭南师范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99

◆摘  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工作中的系统思维,高校要明确和落实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各单位、各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和完善工作制度建设,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

◆关键词:系统思维;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

客观事物是多方面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系统思维就是人们运用系统观点,把对象的互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对事情全面思考,不只就事论事。系统思维是把想要达到的结果、实现该结果的过程、过程优化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式的核心。

如何在系统思维指导下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和完善工作制度建设巩固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强思想政治保障,是当前高校需要面对和研究的时代课题。

一、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现状分析

(一)问题现状

1.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度不够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高校领导干部行政事务性工作较多,对沉下身、静下心系统深入学习的坚持不够,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理解把握不够全面,与学深悟透、学懂弄通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深刻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国之大者”的能力上还有待提升。二是学习安排欠合理。高校各级党组织能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班子成员能带头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但有时安排学习内容偏多,有主题不明确和研讨不深入的问题;在学习内容上,除了及时跟进学习上级政策、文件、讲话等,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缺乏系统性、科学化的安排。

2.坚持问题导向学用结合不紧密

一是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均衡。由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体现在文件和会议要求上的较多,相关宣传不到位,致使高校一些基层干部对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意识不强,有时紧时松的现象。二是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不足。在坚持问题导向深层次分析研判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方面做得不够。三是学用结合还不够紧密。高校领导干部学习时往往限于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工作实际,而对于如何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如何运用新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得不够,特别是在指导推动高校改革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上还有差距。

3.主动占领管控新兴阵地意识不强

一是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新闻舆论宣传的覆盖面不足。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已成为00后青年大学生群体新的交互平台,人人成为自媒体成为了现实。互联网阵地呈现出细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在高校层面和二级学院层面建立、运营账号难度较大,在一些领域处于“弱势”。二是对新媒体管控力度不够。高校和二级学院相继建立了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阵地,但由于对有些网络媒体跟进管理不及时、技术水平有限、内容更新创新滞后等原因,导致师生关注度不高,互动性不强。对学生个人自媒体账号没有审核权限,监管难度较大,存在意识形态风险。

4.重点部门职责划分任务落实不清晰

一是意识形态工作有关制度落实有待强化。虽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体系制度已基本建立,但还存在认识不足、机制不畅的问题。高校一些同志误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学校宣传部承担的工作,其他部门无需直接抓意识形态工作。还有的同志误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务工作的一部分,是部门、单位书记和副书记的主要职责,导致一些领域存在管理较松、职责划分不明确、制度落实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二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协同联动机制运行效率还不高。意识形态工作内容广泛,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思政课建设、课程思政、师德师风和社团管理等重点专项工作的重视,高校需在系统思维指导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协同联动显得尤为迫切。

5.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配备和培训不到位

一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员配备还不充足。随着每年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还未能按比例要求配备充足和到位。二是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能力素质有待提升。调研中发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员在能力水平上参差不齐,一些工作人员不善于与新兴媒体打交道,尤其是直面网络舆论对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的挑战方面,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还缺乏对舆情预判、分析、处理等能力素质的养成训练。三是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目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比较完善,量化考核、监督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考核结果的运用有待加强。

(二)原因分析

1.政治站位还不够高

增强政治意识、筑牢思想根基是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前提和迫切需要。当前高校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还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政治任务的角度去看待,而是往往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没有真正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责任落实不够严格

高校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够到位,履行“一岗双责”要求有差距,缺乏系统思维,未能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意识形态工作有时会出现被边缘化和被忽视的状况,未能完全按要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3.制度运行亟待优化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相互配合和密切协作,但目前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表现出高校党群部门普遍比较重视,而部分个别行政和教辅部门认识不足、工作不到位的现状和问题,没有真正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使意识形态各项制度在落实中形成强大合力。

4.能力建设还有欠缺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中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特别在意识形态工作上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是“半路出家”,理论功底有限,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知识结构更新跟不上,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二、系统思维指导下的高校党组织和职能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合力构建

系统思维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设,要求高校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建立由高校党委宣传部牵头,党政办、组织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处、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团委、保卫处、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部门参加的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统筹协调,高校各二级学院也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

(一)高校党委与各基层党组织主要承担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1.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切实维护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建立完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健全热点敏感舆情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机制,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高校党委与各基层党组织每年要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高校党委每学期要专题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3.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高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检查考核机制,明确内容、方法、程序。将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将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高校干部考核,作为评价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加强对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

4.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高校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意识形态阵地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各类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各类出版物和文艺作品,各类社科研究机构和思想文化类学会协会等社团,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各类演艺场所、展览馆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各类报刊、广播、网站等媒体主管主办单位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把好政治导向。

5.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完善新闻信息发布制度,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建强网路宣传员、网络评论员、网络安全员和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提高网上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提升校园网络平台的吸引力和黏着力。分类推进高校互联网公众账号建设,及时掌握师生自媒体动态,加强规范管理。

6.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开展干部教师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提高工作本领。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把高校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一线。

(二)高校党委职能部门和重点部门对意识形态工作负重要责任

1.党委宣传部门作为高校党委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履行指导、组织、协调、督查和抓好落实的职责。具体负责制定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任务和措施,指导理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新闻宣传工作、精神产品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宣传及对外宣传工作等。加强对网络、校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执行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审批、监督制度。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干部队伍、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2.党委组织部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纳入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方面,作为干部评价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在高校党委领导下,会同宣传部门选优配强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注重从优秀青年师生、高层次人才、海外引进教师和学术骨干中发展党员。

3.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强课堂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和管理体系,划定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严格执行教师教学考核、教学过程督导制度。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建设地位,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持续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对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学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教材编写选用等严把政治关。

4.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有关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责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意识形态管理,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意识形态审查机制。强化对外学术交流合作、文化交流等的管理,防范和抵御意识形态渗透。加强对与境外非政府组织学术合作交流管理和各种基金会在高校活动的管理。积极发挥各级社科组织和研究单位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在把好正确导向中推动开展理论研究、社科普及,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5.学生工作部门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宿舍、进网络、进头脑,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四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制定学生资助项目境外资金资助准入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和业务能力培训。

6.网络信息管理部门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网治网力度,不断提升互联网建设、运用、管理水平。组建一支以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学干部为主的高校网络思政专业化团队,加强网络思想教育,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加强对各种有害信息和网络谣言的管控,做好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和应对处置工作,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高校需重点做好和落实的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高校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扛在肩上,牢记各级党组织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按照“党政同责”原则,各级行政负责人负重要责任;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其他班子成员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既要发挥高校宣传部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牵头主导作用,又要发挥高校各部门及学工、教师、院系、支部的主体作用,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细落实到基层,落到每个支部每个党员身上,不断织密责任落实和风险防控的安全网。

(二)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

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严格制度,加强日常监管,网络监控,把住重点关口,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既打好防御战“守阵地”,又要打好主动仗“拓疆土”。要进一步把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管理好,疏通主渠道,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积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打造成受学生欢迎、被学生推崇的优质阵地。进一步严格和细化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和讲座的审批程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学术交流合作的管理。高校各级党组织还要不断加强对师生意识形态的日常性正面引导,进一步强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普法宣传,并积极做好宗教与宗教类非政府组织渗透防范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配优配齐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高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将政治敏锐性强、意识形态辨别力高、具有一定基本素质能力的人员,选拔配备到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中。二是定期举办宣传理论和专项技能培训活动。要建立好新闻宣传思想工作常态化培训学习和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以适应全媒体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的宣传理论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班,不断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积极性。规范校内记者、通讯员选聘,加强考核、评比、表彰力度,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作者简介

朱芳转(1974—),女,汉族,陕西扶风人,渭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教授,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基于能力提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研究(Sz20127);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网络境域下高校大学生社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XGH19047);渭南师范学院思政研究科研项目: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路径研究(20SZ0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