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后疫情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新样态

张旭
  
速读·中旬
2022年1期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  要:疫情的爆发对于我国教育体系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在疫情爆发过程当中,我国线下教育为主的形式也开始呈现出了更大的弊端。随着疫情逐渐得到了控制后,疫情时期的学校教育工作也更多的启示。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展开探究分析后疫情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动向,探究如何进一步增强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持续性和适应性,全面促进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后疫情时期;策略

在后疫情时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当中,学校除了思考如何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突破之外,还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以此促进混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稳定性。接下来我们将立足于这样的核心思想,首先分析后疫情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施的趋势,然后探究如何进一步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一、后疫情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线上教学模式将更加受到重视

在疫情期间对我国教育最大的启示就在于以线下教育为主的思维模式,不再适合现代教育的根本需求。在教学工作的推进过程当中,我们既需要线下教育这一种形式,同时更需要线上教育这种适应性更强的模式,只有这两种方式的混合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所以在未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发展过程当中,教育工作者除了会思考如何采用更加兴起有效的形式来引导小学生展开积极学习,还会进一步思考如何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这两种模式的混合来提高课程教学的稳定性[1]。

(二)对于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将更倾向于生活化

疫情期间我国的应对策略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体现了我国民族高度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因为在疫情期间我们拥有这些优势,才能真正做到各界人士迅速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并且快速控制疫情在中国的蔓延形势,这说明了意识对于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师引导向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会更加注重进行学生国家观念和思想品德培育的生活化,通过生活化的教育形式和理念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约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服务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特征。

二、后疫情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新策略探究

(一)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增强线上教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节俭对于我国教育体系的最大启示就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不能只以线下教学这一种方式为主,还应当进一步发展线上教学的模式,这样更加有利于增强一个国家教育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在后疫情时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教学当中,教师还要充分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线上教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例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日常课程学习活动的时候,可以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思维方法。在具体教学工作当中不一定非要只采用线下教学这一种思维模式,也可以适当的运用线上直播教学来引导学生开展知识学习活动。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当中还可以积极进行翻转视频资源的创作与构建,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更加具备现代气息的知识呈现,进一步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现代化发展。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生活特征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自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来对小学生展开教育引导工作。后疫情时期,虽然疫情的蔓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疫情是不是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还是会呈现小区域的爆发态势,这就需要每个公民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来控制疫情的蔓延和传播。于是教师就可以以这样的社会生活作为背景,引导小学生进行后疫情时期个人行为和思想规范的讨论分析在后疫情时期的社会生活当中,作为一名小学生可以做出哪些积极的贡献等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后疫情时期,小学生的日常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联络,也更加有利于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发挥[2]。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后疫情时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必须牢牢以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以及教育具体起事来调整各种教学思维和方法,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促进我国混合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持续增强我国教育工作的稳定性。在具体教学工作当中,还要善于以生活化的思维和视角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构建小学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真正使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服务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敏.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J].华夏教师,2018,111(27):69.

[2]史淑超.借助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效果[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9):119-1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