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让孩子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成功

李志瑛
  
速读·中旬
2019年3期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对学习的兴趣,而愉快的成功体验则是产生兴趣和力量的源泉。因此,教师要注重孩子在活动中的成功体验。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成功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定工程,它不仅是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知识,积累丰富感性经验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活动中能增强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而且能使学习成为快乐之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是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科学教育培养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幼儿就有了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孩子们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获得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1.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好奇好问是幼儿的突出特点,好奇心是一切探索活动之源,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提出的问题和疑问,都是幼儿学习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究要依靠问题的不断推动。因此,作为教师,要让孩子真切的感到你对他们提问的永远的重视、由衷的赞赏和鼓励。对于一些教师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怕在孩子面前丢面子而斥责或回避岔开,而应该创设一种“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的积极氛围。

2.丰富活动内容。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贴近生活、奇妙有趣、丰富且具有现代气息的科学教育活动更能开阔幼儿视野,满足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例如:在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时中,我们不仅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植物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还选择了“蛋宝宝站起来了”、“吹泡泡(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面粉团团圆”等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孩子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自然界的奥秘和探索发现的乐趣。

二、注重幼儿的探究过程

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是引导幼儿“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要让儿童真正地“做科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或示范,而是在他们有危机、有挫折时,在精神上、材料上、策略上给予适宜的引导,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只有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有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1.选择易操作、有趣的科学活动,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在操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好奇心不断被激起,又不断得到满足,探究的欲望就更加强烈。如:“奇妙的种子”实验,幼儿在操作这个实验时,只须将种子加上适当的水,经过几天的管理,种子就会发芽。对幼儿来说,只要成人不予以否定,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成功了。另外,在“顶纸板”的活动中,我提供了纸板、铅笔等材料,让幼儿进行杂技表演,看谁顶得稳,并引导幼儿找出顶的最稳的位置。孩子们在操作中得出结果,会高兴地跳起来,拍起手来、笑起来,他们已初步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2.提供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使每个幼儿在自身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由于遗传及后天教育的不同,每个幼儿的理解水平,动手能力均不尽相同。因此,在组织幼儿操作科学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提供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提高。如在玩“蛋宝宝站起来了”的游戏时,我为幼儿准备了两套材料,为能力弱的幼儿只提供三种操作材料:毛巾、瓶盖、豆子;而为能力稍强的幼儿除了提供以上三种材料处,还有方形玩具、棉花、瓶子和一些不能让蛋宝宝站起来的等材料。由于操作材料有层次,能力弱的幼儿通过操作,知道用毛巾、瓶盖、豆子能使蛋宝宝站起来;而能力强的幼儿在操作后,总结出了有的材料能让蛋宝宝站起来,有的材料不能使蛋宝宝站起来。不同的幼儿在经过努力后都体验了成功。因此,他们在活动中都很有兴趣。提供层次不同的材料也避免了能力强的幼儿动作快,早早做完实验而出现等待的现象。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医学家指出: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同样,好的心理状态也能激发人思维的灵敏度,做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幼儿来说这个极易受外界环境暗示的群体更是如此。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直接影响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如果教师总说:“别动……”“应该……”“不对……”就会挫伤幼儿主动参与的愿望。因此在进行科学活动时,作为教育者不应过多干预幼儿的活动,而应是作为幼儿的大朋友、好帮手,为其成功表示祝贺。教师对幼儿的鼓励与赞扬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在组织“好听的声音”活动时,我为幼儿准备了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及筷子,我还未让幼儿操作,他们就兴奋地敲打起来,此时我不是简单地加以制止,而让他们随意敲。敲了一段时间后,幼儿便自己注意到水量不同音高也不同。他们便开始主动探索水量与音高的关系,当他们把发现的结果告诉我时,我与他们共同分享了他们发现的快乐。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在自觉的调整自己的思维与行为,主动的思考水量与音高的关系,大脑一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我想幼儿主动参与、积极动脑的氛围是教师“教”所无法达到的。因此,教师应充分放手,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在活动中体现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科学教育活动的焦点是让幼儿从教师的高控制和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锻炼意志品质,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做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凤琴.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6).

[2]陈敏.浅谈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7,(01).

[3]郭学毅.幼儿游戏分类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1).

[4]赵红霞.幼儿游戏开展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